中国青年仍需教育对外开放

中国青年仍需教育对外开放

曹东勃/文“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的传言一度引发社会关注。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在辟谣的同时也发出追问:“假如清华真有80%的毕业生出国、且这件事是不对的;那么清华没有学生出国了,是不是对的?”

事实上,据最新公布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3)数据,2023年中国内地赴美留学生继续下降0.2%,为289526人,较上年减少约600人,占比也继续下降至27.4%,仅领先印度两个百分点。

当然,这背后有客观因素。自2020年以来,美国通过签证等手段对中国留学生实施了愈加严苛的限制。在一些理工类专业,更是几乎对中国留学生关闭了大门。但撇开这些客观限制,留学人数变化的背后也的确存在一些主观因素,比如,过去一段时间里大国博弈给个体选择带来的“殃及池鱼”的恐惧感,全球经济下行时期收入预期不确定带来的不安全感,以及近年来潜滋暗长的一种封闭保守情绪等等。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反思张超的前述问题,难道我们真的到了可以关起门来办教育的程度吗

当然不是。从19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留学生算起,开眼看世界始终是我们谋求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生生不息、激流奋进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大量派遣留学生。改革开放后,我们向欧美国家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教育对外开放,它不仅是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手段,更是增进人文交流、政治互信和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

中国是目前全球贡献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家。越是“平视世界的一代”,越需要有对世界的一手体验,任何时候都不能妄自尊大。世界那么大,责任那么大,更需要主动走出去开拓视野。

必须看到,我们在一些领域还处于跟跑与追赶的阶段,差距的客观存在更加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姿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是多方共赢之举。在这方面,需要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深度务实的交流中培植呵护好同国外高校的合作基础,并将之与国外一些政客的非理性狂躁相区别。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对欧洲、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教育对外开放的规模。

当然,变局之下,教育对外开放的环境和形势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即便如此,1月11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仍然鲜明地把教育对外开放列为全年要抓的七件大事之一,决心是极大的。此次会议还提到,坚定推进教育对外开放,需要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找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实际上,开放的大门从来是双向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得益彰。近年来一些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也有一些审时度势的创新举措,将一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导入国内。2023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深化拓展特殊经济功能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试点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高水平教育资源,支持设立中外合作应用科技大学”的目标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新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并落户上海,也意味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最终受益者是一代中国青年。过去一年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敝校承办的一场国际交流活动。2023年11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承办了第四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UNJobFair),23个国际组织机构现场“摆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学生到场参加。我校常天煜同学说:“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如果想胜任国际组织工作,能力和视野缺一不可。一方面,能力是敲门砖,其中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应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另一方面,视野是指南针,我们既要认同各类国际组织共性的价值观,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也要把握特定组织的愿景和使命。”

这些出生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高速起飞高光时刻的“00后”们深深懂得,要在风浪中激流勇进、看到山顶的无限风光,更加需要虚心学习、掌握规则、开放思维、融入世界。这既是前辈们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经验方法,也将是时代新人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未来指针。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本文标签属性:

大学:大学排行榜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最长的朝代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上海:上海电力大学

经济:经济补偿金

技术:技术型女神

政治:政治思想方面个人总结

上一篇:把孩子们从作业中“解放”出来,是教育改革应有的样子
下一篇:网友:我们的教育,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不满意,到底是谁之过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