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汝俊年龄资料哪里人,人生故事,影视作品,经典作品

滕汝俊个人资料

著名表演艺术家。2002起,主持学校教学工作。1999年荣获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曾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28年,曾任中央戏剧学院成教部主任。

滕汝俊年龄资料哪里人,人生故事,影视作品,经典作品

滕汝俊人生故事

(北京晨报)正在播出的灾难电视剧《一级恐惧》里有张熟悉的面孔:滕汝骏。

提起这个名字也许还有很多人陌生,但看到这张脸,很多人都说:"那老头儿的戏挺好。"从张艺谋影片《红高粱》中的罗汉大叔到《埋伏》里的保卫科长;从电视剧《北洋水师》中的丁汝昌到《一年又一年》中的老父亲。这些角色虽然也给观众留下了印象,但要说起提高知名度却是在去年的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滕汝骏凭借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荣获最佳男主角,他激动地跳了起来,并说了一句:"今夜,我最辉煌!"对于熟悉滕汝骏的人来说他得奖倒在意料之中,但这举动实在有点意外。因为滕汝骏是一个对外很内敛从不张狂,而在家又很自得其乐的人。

别看滕汝骏在荧屏上总是以塑造的正面形象打动人,以身先士卒的精神教育人,其实在生活中,五十出头的滕汝骏就是年轻人的大朋友。在他身边的人就总是不明白,滕汝骏怎么一到荧屏上就这么老,就这么一本正经?事实上,他的学生常常忘记了他当老师的尊严,他的孩子也忘了他是自己的长辈。滕汝骏爱玩,但更喜欢自得其乐,他很少有演员所必要的应酬,多数的时间是关在家里--修理一双拖鞋,摆弄一盆花,就能花去一天的时间。偶尔也会熬夜打游戏机,看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据他的夫人说,他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会玩,跳舞、花样滑冰都棒极了,不像现在除了拍戏,哪儿都懒得动。他甚至很少出门吃饭,而是在家不遗余力地夸赞夫人做的每一道菜好吃。

拍戏所带来的名利,在滕汝骏的家中似乎一点都没有体现到,至今他的家里没有安装防盗门,地面是没有装修过的水泥地面,家具也都是用了很多年的。在午睡的时候,他会把电话关机,和外界断绝。那只象征荣誉的金鸡,高高地站在柜顶上,用一个塑料袋扣着,落了些灰尘。

滕汝俊影视作品

黑菌(一级恐惧20集) (1999)

睡不着 ------- (2000)

蓝色爱情 ------- (2000)

横空出世---------(1999)

那山那人那狗------- (1999)

埋伏 M(1997)

一年又一年(1998)

危情时刻(20集)-------1997

北洋水师(12集) 1992

红高粱------- (1987)

经典作品

一句话评论

中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新篇章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开始

犹如一声霹雳,惊醒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所持的蔑视与迷幻

精彩影评

《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正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相反,在这个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回叙出来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在那具有"太阳崇拜"的神话中。《红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农民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红高粱》虽然也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黄土地》等探索片那样淡化情节,靠纯粹的电影视像语言的震撼力来直接表达导演的意念。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是从实处入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在此,导演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达到这两者的完美结合的呢?

首先,影片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来完成。影片一开始,还是全黑的画面时,声带上就传来了"我"的叙述;"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这个"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由于他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按理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这又使得他具有某种参与意识,从而又具有被叙述的意义。因此,这个视点是非常奇特而又新颖的,它使导演在处理全剧时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视点参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时,他的叙述的特点把故事拉远,又具有历史的间离效果。在此视点基础上,导演在这开场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虚构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从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纳入非现实的时空之中。

画外音在影片中出现了12处。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与麻风掌柜李大头的关系,高梁地的"鬼气",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规矩,李大头被杀,秃三炮绑走我奶奶的过程,罗汉大爷的出走,日本人的出场等。画外音在此影片中还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如抬轿出发时画外音就告诉观众,轿把式将成为我爷爷,这就增设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画面故事的进展更富有张力。在传统影片中特别容易出戏的那几段全被画外音虚掉了,导演在电影的空间与画面上也就能尽情挥洒,将大部分的画面用在表现颠轿、劫道、野合、敬酒神、日全食上,让意念承附在具体的画面上,依附于一个个具有强烈生命象征意味的仪式之中,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地。确实,画外音在影片中是作为一个戏剧因素渗入故事之中的,它"缝合"了过去与现在、意念与故事。

其次,当我们面对《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红色是太阳、血、高粱酒的色彩。在这里,导演对色彩的运用是高度风格化的。影片一开头就是年轻漂亮、灵气逼人的我奶奶那张充满生命的红润的脸,接着就是占满银幕的红盖头,那顶热烈饱满的红轿子,野合时那在狂舞的高粱秆上闪烁的阳光,似红雨般的红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红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红色笼罩。导演对这种基调的选择几乎完全剥夺了我们对戏剧情节的关注,而进入一种对一个特定的造型空间的纯粹情绪性体验了。这是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

第三,影片的空间环境与造型处理,都在努力寻求一种色彩的单纯化和空间的神秘与阔大。一切琐细的对比协调和过渡都被抛开,造成一种崇高神圣和神秘生命的生存空间。影片主要是两个空间环境:高梁地和酿酒作坊,酿酒作坊体现出生命的远古意识,如风雨剥蚀、似古堡般的十八里坡的圆形门洞。而那片自生自灭的高粱地,则透着生命的神圣。当画面上充满了高粱地时,它是作为一个巨大的自然生命符号群,舒展、盛大、坚强、热烈、宽厚。影片中三次对高粱的渲染都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生命的整一性。当我奶奶泪水满面、仰天躺在我爷爷踩踏出来的圣坛上时,银幕上一连出现了四个叠化的狂舞的高粱镜头。在这里,高粱地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而在日本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镜头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残的震撼。影片结尾,我爷爷与我爹泥塑般立于血红的阳光里,面对那高速流动的高梁的镜头,我们内心唤起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自信和对热烈悲壮的生命的礼赞。

当然,《红高粱》在思想内涵和意蕴指向上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作为我国电影的一部力作而载入史册,却是无疑的。

一部让所有男人流泪的电影

(转自豆瓣 作者:狷)

一个人安静地看完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1998年)。期间热泪盈眶四次。第四次,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一部制作成本不大,也没什么大场面的电影,突然之间让我感到:看上去还过得去的《夜宴》之类的片子其实就是垃圾,彻头彻尾的垃圾。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字:情。

《那山那人那狗》就像一篇唯美、含蓄、温馨、隽永的散文,弥漫在光影音乐之间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愫,父子之情,邮递员与山民之情,人与动物之情,人与自然之情。而《夜宴》之流,就像一砣华美的狗屎,看上去很美,却丝毫不能触动人心。

影片开始于一个雾气迷漫的清晨。即将退休的乡村邮递员,最后一次陪接班的儿子走一趟去往大山的邮路。从一开始,影片就抓住了我:飘渺优美的背景音乐,整洁碧绿的乡村风光,古典风格的湘西民居,奠定了整部影片唯美清新、温情脉脉的基调。

跟随父子俩一起走上山路,在欣赏着湘西乡村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渐渐发现,这对父子的感情非常微妙:父亲由于常年在外送信,与儿子的交流非常少,儿子内心里既期待着父亲回家,又害怕和父亲说话,连一句"爸"也很少叫出口。至此,我们大概知道了,这条行程三天的长长的邮路,将是这对父子的和解之路。不出所料,在这三天里,儿子第一次走进了父亲过去的生活:瞒着盲人奶奶,替她在外工作的孙子给她写信、寄钱;参加侗族人家的婚宴,和年轻的侗族姑娘跳舞;淌过一条阴冷的溪水,在溪边烤火;被山民用绳子拉着爬一段陡峭的山路,知道父亲曾滚下大山,昏迷了一个下午;在一座陈旧的风雨桥上歇息,喝为行路人准备的泉水;在一个农户家里打尖过夜,听见窗外大山里繁复的虫鸣声……这条路越往前走,儿子就离父亲的的心越近。这已经不再是一条简单的山路,更像是父亲往返了一生的心路。而另一方面,带着即将离开大山的惆怅,父亲也渐渐走进了儿子的内心,从儿子的口中,他知道了妻子多少次望眼欲穿的等候,知道了儿子成长的孤独,更重要的,他知道了儿子虽然很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但时代已经给他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他喜欢听流行音乐,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血液里涌动着不安份的因子……让人倍感安慰的是,在这条路上,他们渐渐理解和包容了对方,当父亲在儿子背上偷偷流泪的时候,当儿子无意中喊出"爸我们走吧"的时候,相信所有男人都会柔肠百转,泪湿眼眶。那是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我们都是这样的一个儿子。

影片在结尾前达到了高潮。在那个静谧得只听得见虫鸣的山村之夜,父亲坐在床边,看着熟睡中的儿子,接着上床,轻轻地躺在他的身边,这时,儿子在梦中把头靠在了父亲的肩膀上,而且把腿也压在了父亲的腿上……这让我想起我的那篇《睡在我身旁的父亲》,原来每个男人都想抱一抱自己的父亲,可是我没能做到,影片中的儿子却做到了,即使是在梦中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曾经威震世界的北洋水师是如何建立,成为亚洲第一位,如何葬身大海,从而走向覆灭。真实再现中日大血战、旅顺大屠杀、朝鲜平壤战争、辽东战役、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山东威海大战。

1855年船政大臣陈宝箴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了第一批年青的海军军官先后成为福建水师、北洋水师指挥官。

1877年3月31日这些优秀的海军军官一部分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背负了国家给予他们的厚望重托。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抓紧购买和制造军舰加速发展海军派遣的军官也在英国留学,成为他们后来的对手。1874年日本借口硫球渔民被杀炮击台湾并派兵登陆。

1884年8月23日13点50分马江海战爆发;1888年威震世界的北洋海军正式成立,拥有大型铁甲舰两艘、巡洋舰八艘、炮舰六艘、鱼雷艇十六艘、练习舰五艘……合计56艘,官兵4000多人。

1894年中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25日7时45分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丰岛突然袭击北洋水师舰队。日本陆军在舰队护送下强行登陆朝鲜,向驻防在平壤的清军猛攻。9月17日12点50分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队的大海战。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11月7日慈禧太后60大寿传谕听戏3天,同日日军攻占大连,开始向旅顺进攻。22-25日师团长山地原志指挥的日本陆军第一师团开始了长达四天震惊世界的大屠杀,仅幸存为掩埋尸首的36人,2万中国人被屠杀。随后海城失守,日军攻占辽东半岛向山海关逼进。1895年1月20日,日军攻击山东半岛。北洋水师退守刘公岛坚守待援,弹尽粮绝……。《北洋水师》荣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采访问答

上一篇:孙卉凝年龄资料哪里人,基本资料,从艺经历,外界评价
下一篇:黄夕倍年龄资料哪里人,个人简介,比赛进程,主要作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