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又迎降价潮,承诺书也挡不住的价格战,真能拯救销量吗?(汽车价格战,叫得停么?)

7月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16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当大家认为汽车价格大战将告一段落的时候,随即中汽协发布声明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表述不当已删除。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价格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汽车价格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汽车又迎降价潮,承诺书也挡不住的价格战,真能拯救销量吗?(汽车价格战,叫得停么?)

文章目录:

  1. 汽车又迎降价潮,承诺书也挡不住的价格战,真能拯救销量吗?
  2. 汽车价格战,叫得停么?

一、汽车又迎降价潮,承诺书也挡不住的价格战,真能拯救销量吗?

汽车又双叒叕降价啦!

全系降6万元,售价直降2.4万元,、等也纷纷推出优惠降价策略……

联想到年初那波汽车降价潮,看得让人心潮澎湃、心惊胆战,东风雪铁龙某些车型甚至出现了9万的巨幅优惠。2023年刚刚过半,又一波降价潮疯狂涌来,给了消费者一个大惊喜,也让大家纷纷猜测,如此三番降价,汽车市场这是怎么了?

其实,虽然都是价格战,这次降价和年初明显不同。年初由于多项补贴政策集体退出市场,一季度汽车市场整体处于疲软状态,为了解决燃油车库存问题,当地政府和车企联手大方补贴,力度大、时间短,虽然见效猛,但一度扰乱了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出现了很多南车北卖、先挂牌再卖车等市场乱象。

7月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16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当大家认为汽车价格大战将告一段落的时候,随即中汽协发布声明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表述不当已删除。这就相当于大家说好了一起不讲价,但转身一商量,大家要升要降还是各凭本事吧,承诺了个寂寞。于是,各大车企仿佛有了底气般,纷纷发布降价优惠和购车权益,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再一次拉开序幕。

油车、电车,降价不分你我

这次降价范围比较广,不仅有燃油车,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新能源汽车也参与其中:

全系车型售价8.09万元起,现金直降至高1.1万元;特斯拉7月1日宣布,购买/X现车享3.5万元-4.5万元不等的现金直降优惠。

不仅有十万以内的家用平价汽车,也有一线豪华汽车品牌:

2022年9月上市的纯电两厢紧凑轿车名爵MG MULAN,7月31日前购车,售价直降24000元,下单还有额外礼包;凯迪拉克LYRIQ锐歌,7月10日起调整指导价区间为37.97万-41.97万元,相比之前直降6万元。LYRIQ锐歌是凯迪拉克品牌基于通用纯电动奥特能平台推出的首款车型,产品定位为电动中大型SUV。

优惠政策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开门见山现金直降,有的从购车权益上给消费者找补,有的推出引荐机制,主打一个薄利快销:

7月7日起,和引荐奖励迎来大升级。复购或通过好友引荐下订Model 3/Y并提车,购车人即可获得用于抵扣车辆尾款的3500元引荐奖励,同时还可享有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EAP)90天免费试用权。

一汽大众ID家族7月6日起全部享受优惠政策,包括15.59万元起,可享至高7000元置换补贴,至高9000 ID. 点券,以及包含8年16万公里三电质保、3年10万公里整车质保、首任车主终身免流量等在内的“六大基础权益”。

大众ID.3还采取了限量手段,最高降幅达3.7万元,只要12.59万元起售,看得让人着实心动。不过这样的限时优惠截止到7月31日,而且限量销售7000台。

消费需求复苏,市场竞争残酷

2023年虽然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汽车市场也逐渐走出一季度的过渡期,但整体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是来自消费层面的谨慎,无法维持市场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是各大车企的白热化竞争。新能源汽车在奋力争抢市场份额,占山为王才能继续存活;燃油车在剩下的盘子中分抢一杯羹,维持体面。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一场价格战都是利好消息。在现有的预算内,不仅可以有更多购车选择,还可以享受更多的用车服务。尤其是对于想要尝试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价格战带来的实打实的购车优惠,能让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节省更多的成本。

对于汽车厂商而言,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即将迎来的无异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淘汰赛。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万古长青,降价已经不是杀手锏,而是必要手段。但当全行业都在降价的时候,或许应该考虑其他的出路了,卷设计、卷成本、卷服务、卷质量,只要产品硬,一定会有消费者来买单。

价格战终究不会长久,回归到车辆产品本身才是王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之养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汽车价格战,叫得停么?

还在持币观望买车的「等等党」们,可能要暂时退场了。

7 月 6 日,包括:集团、东风汽车、、汽车、北汽集团、、、汽车、 汽车、吉利控股集团、长城汽车、、、、汽车和在内的 16 家车企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一、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二、注重营销宣传方式方法,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

三、发扬质量为先、品质为本的工匠精神,以高质量产品,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稳增长强信心防风险等方面积极担当,勇挑重担,携手为国民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其中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价格,简单概括就是:不打价格战了。

对于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捱过了两年多「缺芯少电」的汽车涨价潮后,刚体验了半年轰轰烈烈的降价潮,一双看得见的手给这波价格战拉上了手刹。

到底是谁在抵制降价?这波「价格保卫联盟」能坚挺多久呢?

涨价与降价 ,究竟谁说了算 ?

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差不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2022 年开年,伴随着芯片短缺、锂电涨价、产能锁紧等一系列原因,新能源汽车迎来了一波涨价潮,用户拿着钱一车难求,等几个月的情况比比皆是;而 2023 年,发生了两极反转。2023 年刚开年,特斯拉来了一波来势汹汹的全球大降价: 22.99 万起,Model Y 25.99 万起,堪称历史最低价。

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另一大巨头比亚迪开始推出「冠军版」,混动价格下杀到 10 万一下。至此,各家车企开始了各种花样降价:直降、购车补贴、经销商降价、服务权益包与整车剥离….. 直到 12 万元的 C9 达到了高潮。

根据笔者统计,进入 2023 年以来宣布调价的车企已经超过了 20 多家,新车定价也远低于去年。一波降价潮后,车企们「以价换量」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至少不是各个灵验。

2023 年 1~6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 952.8 万辆,同比增长了 3%,这个「去年同期」对比的是经历了一系列停工停产的去年上半年。

其中新能源市场累计零售 305.9 万辆,同比增长 36%,6 月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 36.6%。

如果把新能源车型剥离,上半年燃油车销量更加惨淡,下滑了近 10%。

不论是去年的涨价,还是今年的降价,消费者们一边抱怨一边默默接受,毕竟供不应求就涨价,是菜市场里都深谙的定价原理。那如今汽车销量似乎涨不动了,凭什么还要喊停价格战呢?

因为车企们实在扛不住价格战了。以带起了新能源降睁塌价风潮的比亚迪和特斯拉为例,两家巨头占了新能源零售销量占了 70%。巨大的销量伴随着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会让优势像滚雪球一样越扩越大;与此同时,更多的车企被迫跟随降价后,并没有吃到以价换量的蛋糕,反而利润低岌岌可危。

当特斯拉的毛利率都从 30%下滑到 20%时,那些依然尚且不能盈利的车企,在价格战中只能加速失血。

打价格战——击垮对手——一家独大——涨价,经历了过去十年互联网的外卖大战、网约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后,这套循环相信大家深有体会。

襁褓中的车企 ,需要学会自我造血

在之前燃油车时代,车企提升单车毛利率最直接的方法是降低单车成本。

严控整车成本,也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杜绝的是什么?我们要杜绝的是有些车企利用监管的漏洞,在事关安全、环境、健康这些核心领域偷工减料,以此来建立起自己的成本优势。

而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才会真正让中国车企之间陷入悉陪圆无休无止的恶性竞争,丧失品牌信誉并最终失去市场份额。我们相信,这个才是行业协会这次组织车企签订承诺书的真正初衷。

但如果车企之间的竞争是在法规的框架内,那这样的价格战就完全没有必要叫停,反而还应该鼓励,因为这样才会真正去淘汰那些竞争力不强的品牌和车企。

此外,在智能电动车时代,车企有了很多全新的盈利渠道。无论是吸引用户付费订阅包括自动驾驶软件在内的各种服务,还是提供像超充或者换电这样的便捷补能服务,甚至是进军移动出行市场,从出租车乱好公司手中分一杯羹。更早一些在碳积分紧张的时候,像特斯拉、蔚小理等还通过出售积分来赚取可观的收益。

也就是说,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车企只是可以通过整车销售或者提供售后维修保养来赚钱,智能电动车时代,车企的盈利渠道被拓宽了很多。但那些新的盈利渠道其实是建立在车企比较强的研发能力上。如果这个时候限制车企通盘考虑,主动降价的行为,就值得好好深思一番。

「反降价联盟」能坚持多久 ?

说来有点讽刺,就在 7 月 6 日签订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后不到 24 小时,特斯拉升级了 Model 3/Y 引荐奖励措施:7 月 7 日起,成功引荐好友下订并提车,购车人奖励 3500 元+90 天 EAP 免费使用权,引荐人奖励 7000 积分。

是啊,营销活动怎么能算降价呢?那经销商优惠算不算降价?充换电权益优惠算不算降价?甚至有网友猜测:当新车不允许降价时,我们会不会「在二手车市场买到打骨折当全新车」?

在这些可能存在的操作下,这次 16 家车企的结盟更像是一次「君子协定」,或者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在彼此可以接受的定价范围内竞争,给自己和对方留出活下去的余地。当然,也要给消费者留出余地。

如果有了「价格同盟」的挡箭牌,就在定价上肆无忌惮的话,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尽管在国内无法用「反垄断法」来限制车企的价格结盟,但至少可以捂住自己的钱包,放缓自己购车或者置换的步伐。当本来就增长放缓的汽车市场再次受到刺激而收缩,更激烈的竞争之下,君子协定还会那么「君子」么?

这让我想到了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君子协议」。2019 年,就在 5G 刚开始商用普及时,工信部出面调停了三大运营商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在 5G 初期形成价格同盟,维持价格稳定。当时三家 5G 套餐的最低资费都是 128 元起。然而这种同盟只维持了不到两年时间,随着用户规模和覆盖率的扩大,为了抢夺更多的市场,5G 套餐的价格已经卷到了 29 元/月。

最后

1983 年,一代神车正式以整车全配件进口(CKD)方式进入中国,在安亭的上汽生产线组装下线。原本德方建议售价 8 万人民币,经过多方协调后,最终定价 18 万人民币上市。

抛开中间「多方协调」的过程不谈,在那个万元户都少见的年代,这款定价 18 万、到手 20 万+的桑塔纳依然供不应求,归根到底是当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匮乏。一车难求之下,卖方有绝对的定价权。

那如今呢?当国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最大的单体汽车市场时,当汽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时,「价格保卫联盟」只能换来短暂的「休战期」,只有提升车企自身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才能应对竞争。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而中国消费者迟早要买到物有所值的汽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GeekCar极客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价格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价格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标签属性:

汽车价格战:汽车价格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上一篇:价格和质量成正比叫什么值(你觉得质量与价格是什么关系?)(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关系)
下一篇:凉山多名网红被捕(凉山网红事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