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及国会对此十分重视,认为对中国贸易大有前途,于是特别立法保护对华贸易。“中国皇后”号首航获得了成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美文化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美文化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中美文化交流?
美利坚合众国所在的北美洲南部,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从16世纪起,西、英、荷、法殖民者相继侵入,在那里争拓殖民地。17世纪至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殖民地人民发动独立战埋罩争,并于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战争结束,美利坚合众国获得了英国的正式承认。此后至19世纪中叶,美国通过渗透、战争与购买等手段拓展领土,使国土面积比独立时扩大了10倍,逐步形成了现在拥有50个州的美国。南北战争(公元1861~1865年)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至19世纪末叶,其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并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巩固了自己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领先地位。从“独立宣言”发表到现在,美弯逗闹利坚合众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就在美国宣告独立的第二年,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商船从纽约启航驶往中国。这艘巨大的木制帆船持有美国国会颁发的“航海护照”,船长耿若瀚是独立战争的私掠者之一,经理萧善明则是独立战争中的一名炮兵少校。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航行之后,“中国皇后”号于1784年8月28日驶抵广州黄埔港,时为中国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
“中国皇后”号运到中国的货物有棉花、铅、胡指慎椒、羽纱。皮货、人参等。该船在广州停泊了4个月。把货物售出之后,美国人购买了红茶、绿茶、棉布、丝织品、瓷器、肉桂等中国产品,装船后返回美国。此次远航,美国人共投资12万美元,获纯利37727美元,利润高达25%。美国政府及国会对此十分重视,认为对中国贸易大有前途,于是特别立法保护对华贸易。
“中国皇后”号首航获得了成功,中美两国间的友好往来也便从此开始。
二、如何促进中美两国文化交流
1﹑首先要尊重本土文化,在培育好本国文化的同时,将其迟脊衡弘扬到美国去,比如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开展中美文化交流码做年等。
2﹑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遵循各国各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并理解两国文化差异,促进两国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3﹑吸收美国优秀的先进的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通过两国文化交流,使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野中在当前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是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之林得以提升。
三、[中美文化交流开启高端学术通道]中美文化交流的意义
2008年12月8日至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美文化论坛――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文化部部长蔡武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参加此次会议的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代表团和部分中美两国专家学者。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布鲁斯・科尔、美国总统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亨利・莫兰以及美国驻华使馆公共关系处公使衔参赞元敦奎先生等中美文化管理机构高级官员出席论坛的学术研讨活动。来自中美双方的50多位官员、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就相关论题进行了深入而积极的讨论。
“中美文化论坛”的宗旨是为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建立一种具备公共性、学术性、互动性的定期对话机制。通过此机制,中美两国可就文化相关议题进行对话与交流,探讨在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语境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式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加深中美两国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了解,促进双方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友好合作,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论题,针对数字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数字技术与当代文化发展等多个论题进行了广泛对话与深入讨论。
蔡武部长在会见美国代表团时高度评价此次学术研讨会。他说,中美两国文化部门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此次文化部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合作,共同举办“中美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结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标志着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他说,数字技术的出现并在文化、艺术、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将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传播、研究和保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研讨会经过两天的积极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专家在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信息数字化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运用数字技术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富于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取得了不少共识。他表示相信,中美两国文化关系前途宽广,潜力巨大。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的文化合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利用数字技数薯术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就利用数字技术在文物和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薯圆者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利用数字技术对大量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中美文化论坛,能够与美方广泛地开展科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挖掘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元素和宝贵遗产,为人类的和谐发展与和平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科尔在腔掘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我们两国将在支持人文学科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介绍方面寻求进一步的合作。对于未来两国之间富于成效而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我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很简单地处理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领域,数字技术所显示出的巨大力量让我们思考新的问题,寻求能够跨越时间和不同物质的新的关系和模式。在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我们深信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我们希望能引领这一‘新边疆’的开发。”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中美两国文化部门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也具备坚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此次‘中美文化论坛’,无论从主办方的规模和规格来看,还是从讨论和交流的深度、广度来说,都堪称是中美文化和学术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它必将为中美文化交流开启更为辉煌的篇章!”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空间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展现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部主任麦克・凯西提出,目前音频保护存在数量大、退化、陈旧过时等三大难题。印第安纳大学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历史档案的策略有三种:迁移、复制和确认。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人文科学数字研究中心副主任肯尼斯・普莱斯介绍了美国的惠特曼超文本数字资料库的建设经验。中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指出,数字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速度推动着博物馆公益性、公共性核心价值的全面实现。故宫博物院在数字技术展示方面所做的探索主要有:故宫博物院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保管和传播,推出与展览同步的数字化服务,充分发展网络服务,研发制作《天子的宫殿》等。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数字化为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图书馆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数字化工作包括:中文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光盘数据库的引进、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工作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中,资源的科学处理、使用、管理、长期保存等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所长刘托提出,数字技术在保护和传承正在消失的传统建筑的构造和营造技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张骏教授认为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数字复原、陈列展示和数字备案。
数字技术: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数字技术带来的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与传播手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速度,推动着当代文明的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存在形态。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指出,数字化是为了建立新的服务体系、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体的竞争。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的重点是传统广播影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并积极拓展新业务和新媒体。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中心主任王路介绍了艺术研究院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所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工作的相关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玫研究员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汉族民间音乐涵盖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和40多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音乐音响资料共约7000多小时。研究院正在进行的“馆藏濒危音像档案数字化抢救”项目最终要完成对音频、视频、图片、古籍文献的全面整理并实现数字化存储与使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频影像总设计师杨庆生、奥组委项目专家徐刚介绍了奥运会开闭幕式中运用数字技术表现中华文化遗产的新鲜经验,打开了思考数字技术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独特思路。
数字技术:当代人文艺术领域的“双刃剑”
数字技术带给人类的不只是福音。在看到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专家也指出,它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艺术
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指出:数字技术在给电影银幕带来无穷无尽视觉奇观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影“以现实反映现实”的定性,代之以“以假象虚拟现实”。电影凭借数字技术完成了从“再现现实”到“虚拟现实”的跨越,电影艺术从传统的纪实美学迈进了虚拟美学的时代。《美术观察》主编吕品田提出,必须正确认识技术的双刃剑性质。数字技术对于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可以带给世界以生动、丰富、形象的文化多样性,也会使那些不具传播强势的弱势文化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进而在更大范围之内影响弱势文化的生存条件。因此,如何更好地驾驭和开发利用数字技术,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还需要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共同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战略与策略。
“中美文化论坛”缘起于2007年6月文化部邀请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代表团成功访华,这个代表团由美官方5个主要文化机构以及来自美国公私文化机构的负责人组成,与中方就扩大并深化两国文化交流达成许多共识。那次访问开启了中美官方文化交流的新格局。之后,“中美文化论坛”筹备工作开始启动。同年11月,中国文化部组织了中美合作项目代表团赴美与美国各文化机构就代表团访华时的提议进行了具体落实,为召开中美文化论坛达成共识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4月中方特派考察小组出席了在意大利召开的“国家认知:历史记忆和文化”学术讨论会,为此次“中美文化论坛”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美文化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美文化交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标签属性:
中美文化交流:中美文化交流活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