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品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樊锦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樊锦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热点人物作文素材:樊锦诗——心归处,是敦煌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心归处,是敦煌
她,从北京大学的校门走出,踏上了一条与大漠为伴的不归路。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她始终坚守在敦煌莫高窟,成为“敦煌的女儿”。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樊锦诗的岁月全部奉献给了这片荒凉之地,她的生命与敦煌紧密相连。
2019年,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2020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2023年,国际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为她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这一切,是对她不平凡一生的最高肯定。
“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她的话语透露出对敦煌的深情与不舍。樊锦诗的一生,是对文物保护的执着追求,是与敦煌石窟共呼吸、同命运的旅程。她不仅守护着文物,更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幸福。
“与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相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樊锦诗的话语,是对她一生追求的最好诠释。她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守护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樊锦诗的一生,是坚守初心与奉献的典范。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她大胆创新,通过“数字敦煌”的理念,利用数字技术为敦煌文化遗产建立了完整的数字档案,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樊锦诗的故事,是对我们的一次深刻启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守初心,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樊锦诗的一生,是她对敦煌的热爱与执着,是对文物保护的不懈追求,更是她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与实践。
二、樊锦诗事迹
1963年的夏天,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樊锦诗,一个年轻女子,满怀理想和激情,背负大背包,头戴草帽,踏上了去往敦煌的旅程。敦煌研究院随后以她为原型制作的雕像《青春》,见证了她的青春与奉献。
出生于北京的樊锦诗,原本的生活中并未预见到沙漠的召唤。1962年的一次实习经历,让她与敦煌结缘。毕业时,她毅然决然地服从分配,投身于这片遥远而艰苦的土地,一留就是41年。她曾形容自己的抉择是一次“偶然”,背后则是服从祖国、奉献青春的价值观。
尽管被称为“坚强的女人”,但她也是一位母亲。在大漠中,她曾两次因孩子而落泪,一次在敦煌,一次在家乡。她的丈夫彭金章为了支持她的事业,分居长达19年,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敦煌故事的一部分。
樊锦诗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面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压力,她顶住重担。1998年,她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坚决反对将莫高窟捆绑上市,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坚定无比。她深感责任重大,认为自己是历史的守护者,不能让莫高窟受到破坏。
为了减轻旅游压力,她倡导并实施了“数字敦煌”计划,通过先进的技术,让游客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深入了解敦煌文化。尽管在推动这些创新时遭遇争议,但她始终坚守信念,以实际行动为敦煌文物保护作出贡献。
樊锦诗的坚韧和执着,使得她在学术界获得了“功德无量”的赞誉。从内向沉默到在风沙中争论,她的性格因工作而变得坚定。面对尖锐的批评,她并不在意,只希望退休后能得到“做了实事”的肯定。她期待着退休后能再回敦煌,接受人们的欢迎和尊重。
扩展资料
樊锦诗,汉族,女,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现任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品对于樊锦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樊锦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