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姚雨欣 海峡教育报记者 李晨曦






2023年以来,南平创新融合机制,多举措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朱子文化在全市各类学校基本实现全面铺开——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广场前,朱子文化游学团队举行朱子敬师礼。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大课间,学生在诵读《朱子家训》。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武夷山市朱子学校少年龙鱼表演队在当地兴贤古街表演龙鱼戏。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朱子课堂活跃在田间地头”亲子活动现场,家长和孩子一起割水稻。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制作“文公菜”。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延平新城实验中学的“朱子敬师礼”活动现场,学生向老师呈释菜六礼。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通过泡茶、品茶等活动,让幼儿潜移默化学习朱熹的儒雅、明礼、好客等优秀品质。

核心提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理念、教育观念。

为了传承好这一宝贵文脉,2023年3月21日,南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朱子文化进校园、培养“四个自信”时代新人的实施意见》,明确以党建工作为引领,2023年实现朱子文化进校园在全市各类学校全面铺开的目标。

师生读朱子、写朱子、画朱子、唱朱子、讲朱子……如今,穿梭在南平各校,琅琅诵朱子随处可闻,浓浓的朱子文化风可见可感。

师古非泥古,如何激发和保持孩子对朱子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呢?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南平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解码南平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密钥”。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培根铸魂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礼生奉芹菜,寓意勤奋好学;礼生奉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礼生奉红豆,寓意鸿运高照……”日前,在南平市延平区延平新城实验中学的“朱子敬师礼”活动现场,朱意涵同学向老师呈上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的释菜六礼。

“‘释’是舍的意思,‘菜’指果蔬菜羹,每样菜品都富有独特意义,很有仪式感!”朱意涵是获评该校2023年尊师模范生的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呈“释菜礼”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尊重,以及自己用功学习的决心,激励他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做一个明礼、学礼、守礼的人。


“通过敬师礼的教育场景,把孩子们内心的诚敬谦和之心诱发出来,把对老师的敬重之情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明理崇德、见贤思齐。”延平区教育局局长张志雄告诉记者,全区50所学校都举办特色敬师礼活动,在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的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师生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去年的敬师礼活动中,我在台上接受同学们的行礼,当时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激动和自豪。今年活动由我组织策划,邀请了其他学校的老师同学一起来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延平新城实验中学教师张荣丽介绍,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朱子活动,让参与其中的“大小朋友”们深切感受到,原来这位圣人离自己并不遥远。


尊师重道,是我国优秀传统礼仪。“朱子敬师礼”亦称“朱子拜师礼”,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整理、修编、规范和推行,使之成为书院的一项基本制度,并收录于其撰修的《仪礼经传通解》。201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闽北绵延不息,各校常态化开展“朱子成年礼”和“朱子敬师礼”,年年岁岁,万名学子参与其中,外执于行、内化于心,尊师尚学,蔚然成风。


文化传承发展,是“国之大者”。


南宋大儒朱熹,在南平从学、著述、授徒,生活半个世纪,并在南平亲手创办了享誉学界的考亭书院。朱熹在孔孟儒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继承、整合与创新,创立了朱子理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并远播东南亚和欧美等地。


近年来,南平市积极推动朱子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致力于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将延续800多年的朱子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融入千家万户。


2023年3月21日,南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朱子文化进校园、培养“四个自信”时代新人的实施意见》。


“我们首先将朱子文化进校园工作列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党建+朱子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党建品牌,深化学校‘大党建+大思政’模式。”南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銮介绍,在此基础上南平创新融合机制,让党员教师带头挖掘朱子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将朱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课堂教学等工作,探索多样化主题活动形式,为朱子文化进校园提供教学和活动保障。


2023年以来,南平陆续开展了朱子文化经典诵读、朱子故事演讲比赛、朱子手迹字帖临摹和书写大赛等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102场,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中感知朱子文化魅力。


此外,南平各校还充分发掘校园景观的潜在育人功能,通过文化墙、主题板报等方式,将校园文化与朱子文化元素相结合,构建彰显朱子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



教学相长
让校园成为传承的热土


“咚咚锵、咚咚锵……”一阵锣鼓声中,身着华服的少年举着“龙鱼”翻转腾挪,引来围观群众拍手称赞……近日,在武夷山市课后服务成果展上,朱子学校的少年龙鱼表演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作为朱子文化载体之一,传统民间文化表演“五夫龙鱼戏”被收录于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一传统民间文化表演原为乡民祈福所用,后因朱熹中进士,又添入‘鲤鱼跳龙门’的内容,表示对学子的鼓励。”龙鱼表演队指导教师陈凌云告诉记者。


“我们将龙鱼戏加入课后服务,邀请龙鱼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指导,让表演队学生科学、系统地进行训练,喜欢龙鱼戏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朱子学校校长林巧介绍,少年龙鱼表演队不仅在校内演出,也经常在中秋等传统节日走进大街小巷,为老百姓表演。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南平,像林巧这样致力于让朱子文化“活”起来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


南平市教育局聚焦“双减”,积极推动朱子文化融入课后服务内容。目前全市已遴选53所中小学校,在拓展类课后服务中开设朱子吟诵、笔墨传熹、书画朱子、龙鱼戏等朱子文化兴趣课程61门。


以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为例,通过创新性成立朱子书院“厥中堂”,推出“修身课”“为学课”“射御课”“礼乐课”“学事课”5门课程,让学生通过三年在校学习,掌握一门专业、熟读一部经典、体验一门艺术、了解基本礼仪、练好一副身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积极引导师生在‘汲取朱子文化精髓,丰润人文教育之根’方面做积极有益的探索,用朱子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来教化学生,淳化校风、学风,让朱子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校长吴兰团表示。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为将朱子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延展朱子文化融合深度,南平市教育局在深入挖掘现有朱子文化读本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段和年龄特点,设置“朱子孝道”“尊师重教”“学贵立志”等课程教学主题,开展课程教案研发,精选23篇朱子文化课程教案汇编成册,供全市各校课堂教学使用。


“在家庭亲子课堂上,家长和孩子常常共读朱子系列丛书,一、二年级学习《朱子家训》读本,三、四年级学习《朱子故事》读本,五、六年级学习《朱子后学》读本……”林巧介绍,朱子文化读本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品质,将为人之道、修身之道落在日常生活细处和实处,同时为处于童蒙时期的小读者,以及家有儿女却不知如何“养正于蒙”的家长指明了方向。


此外,南平市教育局鼓励各校将朱子文化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打造以弘扬朱子文化为目标的学生社团文化,组织评选出18个“朱子文化进校园”社团活动典型案例,促进学生社团与朱子文化的深度融合。其中,南平机电职业学校将朱子文化和茶艺社团融合在一起,通过茶道来传递朱子文化内涵。


“朱子文化强调礼仪、人文精神和修养,而茶艺社团则注重礼仪、艺术和品位,两者的融合使朱子思想和价值观更易于深入人心,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南平机电职业学校茶艺社团负责人柯郑圆介绍,学校茶艺社团通过组织茶道表演、茶道讲座和茶道体验活动,以茶道为媒介引导同学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我们在茶道活动中,融合讲解朱子的思想和原著。比如朱子文化中的‘主敬’,‘敬’就是要做到内无妄思、内无妄动。学习茶道的十三式中,从净手和欣赏器具、烫杯温壶、放茶、洗茶、冲泡一直到最后的品茗,皆需要泡茶者平心静气、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同的茶者对茶有自己的理解,表现为不同的手法差异,这和朱子‘格物致知’相一致。”柯郑圆表示,朱子文化与茶道精神和技艺融合,让学生获得茶道技巧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朱子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当前,南平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积极开展朱子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培训和课题研究,开设朱子文化课程6节,开课达139场。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已将朱子文化纳入公共课程且不少于2个课时。



育人协同
激活朱子文化时代生命力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文公菜。先在肉泥中加入米粉、香椒粉,揉成肉丸,再取白扁豆放入碗底……”在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记者看到老师正在教孩子制作文公菜。


文公菜相传为朱熹所创,如今是武夷山一带人家在学生赶考前的常备,以祈愿考生才思敏捷、一举上榜。


“我们幼儿园把朱子文化融入家校协同教育中,创设了半亩食府特色活动。”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彭晓慧告诉记者,幼儿通过制作文公菜、孝母饼、莲子汤,感受朱子文化中“勤俭乃持家之本”的家训和“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的待客之道,学习了朱熹的“孝亲文化”,了解母慈子孝的道德规范,并传承这份可贵的孝道精神。


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还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朱子文化,利用大型积木等建构材料搭建五夫镇的万亩荷塘、兴贤书院等历史遗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寻朱子足迹,领悟朱子文化魅力。


杨銮表示,除家校协同外,南平市教育局还强化大中小幼的校际协作,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要求,组织开展“朱子文化”主题的集体备课、系列教学或校际交流活动12次,促进大中小幼朱子文化一体化建设系统化、有序化、规范化。


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为其留下了“朱子故里”“理学胜地”等美誉。南平是朱子文化传承发展核心区,也是福建省朱子文物遗存最集中的区域,可谓“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


厚植文化沃土,南平市教育局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通过南平市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五夫朱子文化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考亭书院、云根书院等,打造5门朱子文化综合实践课程,规划7条朱子文化研学旅行路线,推进朱子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的落实和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实现校社协同育人。


“同学们,割水稻时,镰刀要斜着向下,这样可以避免割伤自己……”日前,武夷山市朱子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朱子课堂活跃在田间地头”亲子活动。在五夫镇朱子雕像旁的稻田里,孩子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躬身弯腰,左手握稻穗,右手挥镰刀,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程茜滢同学抱着沉甸甸的稻穗,迫不及待到田边打稻谷。“原来朱子爷爷是这样一位可爱可亲的闽北人!我通过参加今天的劳动,理解了《朱子社仓》等故事,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粮食真的来之不易。”别具特色的劳动体验,拉近了程茜滢与“朱子爷爷”的距离。


丰收过后,孩子们还在朱子雕像旁为家长讲述流传千年的朱子故事,并来到厨房淘米洗葱,在家长的帮助下做“葱汤麦饭”。


“孩子们讲述的朱子故事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我希望这些家风家训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程茜滢的妈妈表示,田间地头的这一课也让她受益匪浅,她会以身作则带领孩子一起践行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


“节俭是朱子一直倡导的治家根本之一,新时代青少年要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抒写朱子文化的时代新篇。”林巧说,学校将朱子文化和家庭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希望以此引领广大师生和家长们学习朱子文化中的节俭恤民之道,提高同学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意识。


2023年以来,南平市教育局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朱子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或志愿者服务489次,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形成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朱子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朱子文化日渐浸润人心。


一系列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的生动实践在南平各校落地,激活朱子文化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的一池春水,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赋能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强化‘朱子文化进校园’的校家社协同,是我们让朱子文化浸润实效的举措之一。2023年,朱子文化进校园在全市各类学校全面铺开的目标已基本完成。”杨銮介绍,下一步,南平将持续推进朱子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富有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尽快实现2025年在全市培育12所朱子文化传承示范校的目标。


END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黄硕思

审核:郑武平 林密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丨福建日报·深读


本文标签属性:

文化:文化自信

美好:美好生活

南宋: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还是南澳一号

福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幼儿园:幼儿园故事

上一篇:网友:我们的教育,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不满意,到底是谁之过呢?
下一篇:2024年6月后,会是汽车降价高峰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