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仓个人资料
王新仓,陕西宝鸡人,国家一级演员,主工文武小生。"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代表剧目《周仁回府》、《谢瑶环》《谢冠》等。
王新仓人物简介
王新仓,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主工文武小生。曾在《周仁回府》、《秦王李世民》、《长城歌》、《白玉楼》、《游龟山》、《千古一帝》、《王魁负义》、《楼台会》、《断桥》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全国梆子剧种调演优秀表演奖,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西北五省(区)广播、电视秦腔大赛清唱一等奖。2004年在西安和兰州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被陕西秦腔研究会评为"德艺双馨青年艺术家",有"三秦剧坛俊小生"的美誉。
王新仓演出剧目
曾在《谢冠》、《逼侄赴科》、《拷寇》、《周仁回府》、《秦王李世民》、《长城歌》、《白玉楼》、《游龟山》、《千古一帝》、《回荆州》、《恩仇记》、《谢瑶环》、《王魁负义》、《楼台会》、《断桥》、《娄昭君》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
所获荣誉
王新仓,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民革陕西省委员,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中国戏剧梅花奖
获全国梆子剧种调演优秀表演奖;
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西北五省(区)广播、电视秦腔大赛清唱一等奖。
2004年在西安和兰州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被陕西秦腔研究会评为"德艺双馨青年艺术家",有"三秦剧坛俊小生"的美誉。
重要经历
王新仓王新仓12岁从艺,主工文武小生,唱、做、念、打俱佳,尤以高亢激越、宏亮圆润的天质嗓音和声情并茂的优美唱腔见长,曾在秦腔《周仁回府》、《秦王李世民》等30余部戏中担任主演。1984年饰演秦腔音乐改革实验剧目《楼台会》中的梁山伯,将民歌演唱技巧与秦腔传统唱法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并在省电台播放后赢得业内外广泛赞誉。嗣后相继主演《长城歌》、《断桥》等剧时日趋成熟的唱腔和表演更是备受戏剧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其《蔡伦》中饰演刘肇的主要唱腔被中央音乐学院编入教材,中央电视台"名人名段"栏目中选播其演唱的秦腔《激友》、《娄昭君》等10余片断,并做了专题报道。1989年在纪念徽班晋京200周年《名人名戏》展演中,在《断桥》中饰许仙,得到北京专家及观众的高度赞誉。历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梆子剧种调演"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文华新剧目奖"、2000年中央电视台全国戏曲MTV"金奖",西北五省(区)及陕西省秦腔大赛一等奖20多次,多次被选调参加省内外重大演出和晋京展演,并多次参加"梅花奖"艺术团及"心连心"艺术团国内重大演出,以其代表剧目出访过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王新仓曾先后在西安、兰州倾心推出其磨砺多年的折子戏专场,在秦腔《谢冠》、《逼侄赴科》、《拷寇》、《悔路》等戏中不同凡响地重新塑造了吕布、潘必正、陈琳、周仁的舞台艺术形象,其师承秦腔名生李继祖洒脱干练、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日臻美轮美奂,同已出版发行的40余盘秦腔盒带和VCD光碟一起,斐然显现出他在秦腔生角发展历程中既能"以唱传情"创造意境美,又可"以情带唱"尽展秦风秦韵,在秦腔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被《中国文化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誉为"三秦俊小生"。
蜚声三秦
王新仓的名字,对于三《周仁回府》饰演周仁秦大地上爱好秦腔艺术的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他高亢激越、宏亮圆润的天质嗓音和高时响遏行云、低时涓涓流水,时而浑厚饱满、时而清丽婉转的优美唱腔,通过他对《周仁回府》《秦王李世民》《楼台会》《凤鸣岐山》《长城歌》等剧中诸多形象的成功塑造,已深深地镌刻在广大戏迷心里;他在2004年倾心打造的秦腔折子戏专场--《谢冠》《逼侄赴科》《拷寇》等,也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受到众多戏曲专家和戏曲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多年来他陆续推向市场的40余种个人演唱专辑,以及应邀参与录制的《秦腔精英大汇唱》《戏曲西部情》、电视连续剧《大秦腔》主唱等,都被戏曲爱好者所热情追捧……这些令人赞叹不已的成果,展现了他在秦腔生角发展历程中,既能"以声抒情"创造意境美,又可"以情带声"尽展秦风秦韵的独树一帜的辉煌夺目的地位。
剧评家评价王新仓说,他的"俊气"中蕴涵着"才气",是秦腔艺苑中一株罕见的奇木良材!
深深地陶醉于王新仓高亢而不失韵味、清亮而依然纯正的声腔音色的三秦父老们,则亲切地称他为"三秦俊小生"!
采访王新仓时,他刚从陕北某地的黑龙潭、十里铺演出归来。这次演出,是当地农村冬季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驰誉三秦的名小生王新仓的到来,使十里八乡热闹起来。老乡们驾驶着汽车、拖拉机,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更多的是步行赶来听他演唱。一出《周仁回府》便连演五场。"演出时的场景很感人,观众把舞台都围满了。我在台上演,哭成了泪人,台下的观众也感动得哭声一片。戏演完了也走不了,乡亲们围着你,跟你拉家常,给你拿来陕北的大枣。我很高兴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来回报社会,向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时即使身体再累,演出再苦,心里的感受也是非常甜的。"
公益演出
与王新仓频繁的公益性演出相伴随的,是他对当地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的爱心捐助。这些爱心捐助,有些是即兴的、即时的、随机的,有些则是经过调查的、长期的、有针对性的。那年到宁强县演出,他便对两位农村孩子的学业进行了捐助,每学期200元,从小学直至高中毕业。从秦岭山地的略阳,到大漠长河的榆林,王新仓演出到哪里,这样的爱心就播撒到哪里。 王新仓王新仓的爱心,还体现在他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之中。阳刚潇洒的王新仓,有着一个温柔妩媚的妻子--陕西省歌舞剧院优秀青年歌唱家李小聪。伉俪二人在生活中恩爱有加、琴瑟和谐,在工作中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陕西省文联历年来组织的大型采风慰问活动中,总是能看到他们夫妻二人积极踊跃、相伴相随的身影。
采访中,王新仓谈到,看到女儿因他们夫妻工作太忙无法顾及而学习成绩下降时,便感到"心里难受得不行";在全家人的关注下,孩子的学习进步了,成绩上去了,他心里才放下了沉甸甸的愧疚与重负。
爱戏如痴
王新仓对秦腔戏曲艺术的热爱如醉如痴,这种痴迷与他善良、温文、憨厚的性格浑然天成地融合,便成就了不斐的业绩,奠定了他摘取中国戏剧艺术最高奖项的成功地位。
这片痴心,表现在他报考县剧团时,一口气不歇地连唱了三遍《红灯记》唱段;这片痴心,表现在他入科学艺不足一年,便提前完成了各项功底练习;这片痴心,还表现在他咽喉受伤、感冒发烧时仍然带着伤病演出,而且还能超常发挥……
这片痴心,被专业剧评人概括为"狠戏如命"。
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不满20岁的王新仓尚在凤翔县剧团。一次机缘巧合,他从正在宝鸡市秦腔团授教的任哲中老先生处"偷艺"学来了《悔路》套数,回来后便苦心孤诣地排演。为了练好基本台步和身架,王新仓每天夜以继日地连轴转,三个月下来,一件旧莽袍的下摆竟被他踢成了碎片。
从凤翔县剧团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不久,王新仓便担纲秦腔音乐改革实验剧目《楼台会》中的梁山伯一角。他每天泡在排演场上苦练,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常常练得头晕、腿肿,连爬楼梯都感觉困难。后来,在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调演大会上,王新仓所饰演的这一角色,获得了由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演员二等奖。
2005年夏,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兰州举办,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推出了《王新仓折子戏专场》,由《悔路》《拷寇》《逼侄赴科》三个折子戏组成。其中,《悔路》《拷寇》是王新仓以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交融,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两出代表性剧目,而移植于川剧的《逼侄赴科》的雕琢成功,则充分体现了王新仓"狠戏如命"与"爱戏如痴"的痴心。
在学习川剧的"蹬道袍""咬道袍"和以折扇"搅道袍"等技巧时,王新仓坦言,光扇子、道袍便练坏了几十副,终于做到了熟能生巧,巧中出新。演出时,王新仓对原本中的道袍、折扇、台步等技巧都做了新的处理,突出少年书生潘必正的风流倜傥、潇洒儒雅及其对热恋中爱人难舍难分的痴情,表演轻快活泼、妙趣横生,获得了极大成功。
本文标签属性:
王新:王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