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巧云个人资料
余巧云(1932年—2019年6月19日),原名余葆贞、余宝珍,生于西安,满族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秦腔"余派"青衣创始人。
余巧云自幼聪慧,十几岁就受到秦腔名家王文朋的赏识,被推荐到三意社学艺,深得著名艺术家家吴立真的真传,又得到晋福长,苏育民,刘毓中等人的指点,14岁登台以一出'别窑'风魔秦腔剧坛。余巧云先后在三意社、尚友社、易风社担任主要演员,解放后到渭南市秦腔一团。
2019年6月19日,余巧云因病在渭南去世,享年88岁。
余巧云人物介绍
她自幼聪慧,十几岁就受到秦腔名家王文朋的赏识,被推荐到三意社学艺,深得著名艺术家吴立真的真传,又得到晋福长、苏育民、刘毓中等人的指点,14岁登台以一出《别窑》闻名秦腔剧坛。先后在三意社、尚友社、易风社担任主要演员,解放后到渭南市秦腔一团。
被誉为“秦腔皇后”“东府明珠”的余巧云是继孟遏云、杨金凤之后,秦腔坤角艺术的又一位高峰人物。她和李爱云、宁秀云、苏蕊娥、赵桂兰、李夕岚等人的崛起,标志着秦腔坤角声腔艺术的全面成熟。
余巧云开了秦腔缠绵风气之先,她的音色迂回缠绵,一唱三叹,讲究气息的把握,特别是小腔的处理很有特色,因为以“巧”取胜,故取艺名“巧云”。她主演的传统剧目有《铡美案》《五典坡》《白玉楼》《白玉钿》等50余部,新编历史剧与现代剧《鱼腹山》《司马迁》《大家喜欢》《白毛女》《江姐》等30余部,塑造了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正旦、小旦、花旦等角色和人物。做工细腻,能够化程式于自然之中,80多岁仍能登台,而且音色表演不走样,非常难得。
余巧云成长历程
余巧云幼时家庭非常贫苦,父亲提篮叫卖,母亲给人浆洗缝补,姐弟五人常常食不果腹。六岁时被送进孤儿院做童工两年。贫苦的家庭环境使余巧云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10岁时在秦腔名家王文鹏先生推荐下拜西安三意社吴立民为启蒙老师,签订了卖身契一般的拜师合同。在私人家庭学艺实质成了一个变相"长工",每天晚睡早起,除了练功走身架外,其余时间就是做家务活,余巧云以惊人的毅力练就了过人的基本功。1943年第一次登台在三意社演出启蒙戏《别窑》时,苏育民出戏牌时觉得"宝珍"二字有些俗气,改成"巧云"做她的艺名。十一岁的余巧云首次粉墨登场,镇静自如,一丝不苟,把个小王宝钏在少年夫妻作别时凄楚哀怨的心境表演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她那甜润嘹亮的嗓音,吐字清晰有力,加上苗条优美的身段,赢得了
观众和同行的认可。此后余巧云跟随师傅和父亲浪迹江湖,到处搭班唱戏。
在富平县正凤社先后学会了《双明珠》、《夜光珠》、《杨氏碑》、《金莲痛》、《金玉奴》等戏。最难得的是在这个团里得到了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的赏识,主动为她传授了《走雪山》和《戳纸墙》两出折子戏,并对她的声腔和板式进行指导,在她艺术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随后她又在三原县"移凤社"拜高正保为师,学会了《对银杯》、《白玉楼》、《善士亭》、《玉堂春》、《蝴蝶杯》等十多本正旦和小旦戏。在"培凤社"又学会了《软玉屏》、《三滴血》、《汾河弯》,进入"兴汉社"又积极投入到《卧薪尝胆》、《奇双会》、《夺锦楼》等戏的排演中。接着,在何振中、晋福长、李正敏的传授下,排演了《家庭痛史》、《斩秦英》、《二度梅》和《五典坡》等,并同他们同台演出,深得观众喜爱。1946年由天水演到洛阳,1947年在马挡剧团、晨钟剧团和张健民、何振中等同台演出《黄花岗》、《周文送女》等;1948年在三意社和苏育民演出《白玉楼》、《玉堂春》等,在正艺社同黄金华演出《玉堂春》、《新忠义侠》等,在建国社演出《蝴蝶杯》等。这种走江湖演出给了余巧云师承众家的机会,使她吸收各家所长,兼收并蓄,开拓了戏路,青衣、小旦、花旦、闺阁旦均可应工,为以后的艺术创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8年秋,余巧云在西安桥梓口剧场演出时,轰动古城,观众争相传颂,一时名嗓长安。当时的《春蕾》杂志第一期发表文章和剧照对余巧云的演技进行较为详尽的评述,并给予她"秦腔皇后"的美称。1949年8月余巧云受渭南新民社之邀来渭演出,从此和东府的观众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住就是六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不避寒冬酷暑,面对春花秋实,翻山越沟,足迹踏遍了渭南的十多个县市,全心全意地做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把戏送到田间地头,获得人民的爱戴与欢迎。在渭南流传着这样两句话:"看了余巧云的《铡美案》,三天五天不吃饭;看了余巧云的《三上轿》,难过得三天睡不着觉。"余巧云最终成了东府戏曲界的一面旗帜!1952余巧云年随西北演出团赴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会演,和史雷、孟遏云、黄俊耀、张云等联袂演出了眉户剧《大家喜欢》,和张新华演出了秦腔折子戏《藏舟》等,中央电台录了音多次播放,并被评为"模范艺人";在中南海聆听了周总理讲话,受到陈毅、周扬、田汉等领导接见。1955年演出的《白蛇传》、《梁祝》和《锄美案》被上海唱片公司灌成唱片全国发行。
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会演并担任评委,因主演《铡美案》而荣获演员一等奖,在《陕西日报》发表了"扮演秦香莲的体会"文章;同年出席省先进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介绍首创"苦中乐"加字唱腔的经验,获省政府奖章。1956年当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成为第一个女理事;当年任第一届省政协委员,后又连续任第四、五、六届省政协委员。1959年起担任渭南地区剧团副团长,当年率团赴山西运城、洪洞和太原等地演出,受到山西党政领导的接见,与丁果仙、牛桂英等著名演员进行艺术交流。1965年余巧云被剥夺了登台演出的权利,被扣上"三名三高"的罪名,打成文艺黑帮骨干分子,开除党籍、关进牛棚。不能登台的日子,给了她回顾表演艺术、刻画角色、琢磨唱腔的时间,她把在观众中已经取得认可的剧目逐一分析,打磨加工,终于使坏事变为好事,灾祸中却使她获得了在表演艺术上取得升华的大好时机。
1978年组织给余巧云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党籍,她又精神焕发地又投入到演出中。在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们演出;顶风沙、冒严寒去延安慰问老区人民,为榆林青年演员传经送宝。凡是省、市组织的各种文艺晚会和义演,只要邀请,有求必应。1978年参加省上调演,演出加工后的《斩秦英》获得"荣誉奖",在《陕西戏剧》第3期发表《给青年演员的一封信(谈如何保护嗓子)》的文章。1980年参加省剧代会,大会发言"多演戏,演好戏"被《舞台与观众》刊用,在《陕西日报》发表了"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一文,在《西安戏剧》发表了"振兴秦腔迫在眉睫"等。1985年在北京参加全国剧代会期间,和俞振飞、童芷苓、王秀兰等进行了艺术交流,1986年参加省振兴秦腔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撰写的"振兴秦腔管窥"论文被收入《秦腔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198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省政府授予她"陕西省十名尖子演员"光荣称号。1991年演出《背舌》参加西北五省"太阳杯"大赛,获"特别荣誉奖"。199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秦腔艺术流派中的"余派"。省剧协和渭南市文化局联合举办了"余巧云秦腔艺术流派研讨会"。同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突出贡献专家证书。2003年编辑出版了《从艺六十年》一书,对自己的艺术进了系统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2005年荣获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最高荣誉奖"。200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同年6月在文化厅组织的传习交流展演活动中,78岁高龄的余巧云再次粉墨登场,在西安人民剧院演出了她的拿手戏《五典坡-回窑》,艺惊四座,风采依旧,让热爱她的戏迷如痴如醉。2009年9月陕西秦腔博物馆落成,余巧云拿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珍贵资料无偿捐献给博物馆,并代表秦腔界呼吁大家多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余巧云的表演艺术特点在于既遵循秦腔艺术规范,又敢于开拓艺术创新,创造性地运用戏曲水袖的程式,达到刻画人物的艺术效果。她能具体地分析舞台人物感情的层次及发展过程,对唱、念、做的目的性明确,表情、动作、声调恰如其分,给观众一个完整感人的艺术形象。她演出认真,出场进戏,台风严谨、细致入微,在表演和唱腔上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音质纯净、"娇、柔、脆、水"四种音色俱全。唱腔既突出秦腔高亢粗犷、激越铿镪的气势,又体现细腻缠绵、如泣如诉的古朴特点。她在演唱发声上总结出的"大换气、小偷气、不蛮唱、留余地"十二字决窍对青年演员很有借鉴作用。
晚年的余巧云并没有贪图安逸闲散的生活,她仍然坚持每天早起锻炼,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培育辅导年轻演员和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上。余巧云的入室弟子张爱莲、樊惠琴、党美丽、卫小莉等都已成为颇有成就的著名演员,并在各种大赛中获得了众多的荣誉。
人物去世
2019年6月19日,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秦腔“余派”的创始人余巧云因病在渭南去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