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的网购过程中,购物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喜欢的商品集中在一起,方便统一结算和管理。而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之一,其购物车功能更是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和使用。那么,如何在淘宝上添加商品进购物车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淘宝如何加入购物车一起付款
在淘宝买很多东西可以一起付款,在淘宝的购物车中选中要购买的物品合并付款,具体 *** 如下(下文以购买两件物品为例):
1、在淘宝上,挑选好要购买的物品,在物品购买页面点击【加入购物车】;
2、进入淘宝的【购物车】,在要购买的多件物品前打勾选中,点击下方的【结算】;
3、进入【确认订单】界面,会显示已选中的购物件数及总金额,确认物品详情及地址无误后点击【提交订单】;
4、进入付款页面,输入密码确认付款,付款成功即可在淘宝上一次付款购买多件物品。
二:淘宝如何加入购物车购买
首先打开你要加入购物车的商品详情,然后下滑拉到最下面,左下边会有一个加入购物车,然后你点一下,选择好你要的颜色及规格,然后点加入购物车就可以了,到时付款时直接到购买车去付款就可以了
三:淘宝如何加入购物车的东西
拼多多没有购物车
要说拼多多与淘宝、京东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点是拼多多没有购物车。
在拼多多的商品界面中,只有“单独购买”和“发起拼单”两种选择。
最早的时候,消费者对此很难适应,不少人放话“不出一年,拼多多必上购物车”。但直至今日,拼多多依然没有上线购物车功能。
购物车的概念,最早
一次性结算不仅方便消费者采买更多商品,同时也提升了大件商品的销售力。
线上购物平台的购物车,也是相似的道理。
2007年,淘宝率先上线购物车。除了方便多件商品结算,电商促销赋予了购物车更多的意义。
通过一次购买多件的方式获得折扣,例如满减、满N件包邮等,购物车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此后,购物车成了电商平台的标配功能,存在感极强。
每逢618、双11大促,电商平台们都能吸引消费者们为了拿到最优惠的价格斗智斗勇。对于电商平台们来说,正是购物车构成了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的基础。
现在,购物车已经衍变成了消费者心目中的愿望清单,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惊喜都藏在了购物车里。
淘宝等电商平台日常中会向用户推荐商品,消费者遇到感兴趣的,顺手加入购物车,促成成交的目的就达到了。
透过购物车,平台还可以生成用户购物偏好等消费数据,更精准地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以此实现正向循环。
随着人们想要的商品越来越多,对购物车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去年双11前,淘宝天猫宣布,购物车可加入商品的数量从120个升级至300个,达到最早版本容量的6倍。
此外,淘宝购物车还新增了商品分组、商品置顶、优惠筛选等功能,帮助消费者更快测单以完成购买决策。
精细化运营为王的时代,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做起了“加法”,尤其购物车还是平台交易转化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这样的前提下,没有购物车的拼多多愈发显得有点另类了。
拼多多没有购物车的核心原因
相信拼多多对部分消费者的抱怨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拼多多坚持不上线购物车呢?
拼多多没有购物车,最核心的原因是底层战略不同。
从购物模式上来看,京东和淘宝是强目标导向的,用户通过搜索来找到想要购买的商品。
因此,平台通过让消费者购买大量商品,拉长购物周期,来提升复购率。
而拼多多的核心逻辑是拼团模式,用户为了享受更低的价格,自发地将链接分享出去,形成社交裂变。
要想提升拼团的成功率,拼多多需要在用户进入APP的第一时间给予优惠。
这个时候,用来“凑满减”的购物车便没有了用武之地。相反,加入购物车,反而会给消费者一个全网比价的机会,导致拼团成功率下降。
事实上,拼多多不仅没有购物车,在进入购买页面后,也没有“确认订单”的流程,而是直接进入支付界面。
供用户选择的时间越长,购物决策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尽可能缩短购物流程,拼多多致力于促进即时消费。
这也就导致了拼多多大都是单品购买,哪怕是商家和平台做活动,也是针对单个商品进行补贴。
单个SKU的销量、评价以及运营等指标,将直接影响其能不能成为爆款。
极致的单品思维下,拼多多与淘宝京东的店铺比起来,SKU要少一些。因此,品牌商在拼多多对购物车的依赖性不强。
严格来说,拼多多并不是没有购物车,而是把购物车和收藏夹合并了。
这一点在拼多多商品收藏的icon上就有所展现。一个购物袋+一个爱心,刚好代表了购物和收藏两种功能。
作为对比,淘宝京东的收藏功能,相当于一个展柜,供用户把自己喜欢的商品集中展示出来,用途较为单一。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时候购物车已经完全取代了收藏夹。
(京东界面)
只不过,拼多多收藏夹仅具有购物车的基础功能,即合并结算。
与淘宝、京东购物车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功能相比,拼多多收藏夹更倾向于帮助部分购买多个商品的消费者解决麻烦。
简化平台功能,拼多多有着自己的考虑。众所周知,拼多多早期的主力用户,主要集中在很少接触主流电商平台的中老年群体。
为了降低他们的认知成本,简化购物流程是有必要的。减少交易链路中的环节,才可以尽量减少用户不必要的流失。
因此,适应下沉市场的需要,拼多多不开设购物车才是明智的。
但是,拼多多现在的用户群体已经不只局限在中老年群体了,而是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
近年来,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后,对品牌形象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高性价比的定位为拼多多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消费者。
这批年轻的消费者与中老年消费者不同,他们熟悉电商平台的各种套路,对操作是否便捷、功能是否全面要求更高。
当用户需要和业务模式产生冲突,一向力挺消费者的拼多多会不会妥协呢?
拼多多,将流量集中在自己手里
“我们所有的罚款都是赔付给消费者的,我们并不能从中牟利。”在消费者和商家中,拼多多的选择一直都是消费者。
说出这句话的拼多多,是有底气的。
与淘宝、京东等平台不同,拼多多以白牌商家为主。白牌商家的一大特点就是自带的私域流量很少,只能通过提升商品权重来获得公域流量。
(图源:洞见数据研究院)
上文已经提到过,拼多多是典型的单品打爆思维。赛马机制下,价格越便宜,拼多多给商家的流量越大。
因此,拼多多掌握了平台流量的主动权。
同时,商家很难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某种程度上来说,购物车也是商家私域经营的基础设施。
拼多多没有购物车,对商家而言,消费者同店凑单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也就是说,以店铺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很难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与淘宝、京东等做对比,拼多多首页也没有订阅商家的入口。
(淘宝界面)
虽然商家可以通过直播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私域流量,但很明显拼多多的重点也不在直播建设上。
相反,拼多多更注重用户对平台使用时长的提升。去年,拼多多把“多多视频”提到了一级入口,取代了原来的直播推荐板块。
(图源:洞见数据研究院)
多多视频的内容多为剧情、影视、搞笑、两性等娱乐化信息,涉及商业化的直播、带货信息很少。
弱化私域流量,提高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提升交易效率,拼多多的低价武器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本文标签属性:
购物车:购物车英语
淘宝:淘宝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