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是指态度公正,避免使用一些冒犯及歧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用词,或施行歧视弱势群体的政治措施。如不能冒犯不同种族、性别、性取向、身心障碍、宗教和不能打压因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歧视或不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政治正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政治正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是在近代思想及政策研究中的专业名词
政治正确广义指在言论、行为上,不顾客观事实,迎合主流价值观、道德和舆论导向。也可以指那些无视事实,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全力支持主流价值观的人。在西方价值观中的政治正确,是指在政治立场上违心地隐瞒真实想法与客观事实,在言语、政策、行为上不能“冒犯”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极其照顾”(特权),无视强势群体的正常需求,一味要求其忍让、包容、退让、付出等。
政治正确起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司法概念,主要是指在司罩乱法语言中要政治正确,即吻合司法规定或符合法律与宪法。然而这一司法概念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却逐渐演变成为“与大众舆论相吻合的言论”。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谈话中,凡不符合占大众优势的舆论,就被视为“政治不正确”。政治正确不仅限于国家政治层面,同样也可以存在于较大的社会机构内部。其以言论影响观念这一认识为基本理论前提,以某一明确的、有确定立场的政治理念为基本准则,直接干预处于该社会群体内的人群的思想观念。政治正确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无视事实,对弱势群体提供“特别关爱”,弱势群体要求提倡的一切都认为是“正确”、“可行”的,不管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后果,都要支持弱势群体的所有观点和言论。只要摆出平等、多元、自由三大口号,就必须得支持、包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政治正确”不是一个有公认内涵与外延的精确术语。在模糊的意义上,“政治正确”通常是指,言论与政策不得冒犯社会里的各个族群,尤其是少数族群,不得损害其尊严与利益。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最好是把言论方面与政策方面的“政治正确”区分开来。
就言论方面的“政治正确”而言,首先,它涉及的是族群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很多人把“政治正确”与所谓“白左”联系起来是不准确的,政治正确不一定就是“左”的。举例来说,一个强调社会平等的“左派”,与一个信奉自由放任主义的“右派”,只要没有族群歧视,就都可以是“政治正确”的,前者虽然是左派,但如果有种族歧视的言行,也可能被视为“政治不正确”。
其次,“政治正确”主要是约束言论,更多地是一种言说的规范。而一些不承认所有公民平等权利、不给予所有公民平等保护的制度,通常不会被认为是违反了“政治正确”,它们会被认为是违反了远比“政治正确”重要的准则。比如,假设某个国家要在今天的世界里公然恢复种族隔离制度,那这就不是违反“政治正确”的问题,这比违反“政治正确”要严重得多,这会背离基本的文明共识,违反国际法,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和绝大多数国家的抵制,成为遭到国际社会离弃的“贱民”。
再者,“政治正确”主要是约束有影响力的人。从伦理意义而言,最好是所有人都讲“政治正确”,不发表歧视言论,这能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通常这个要求太高,以当前大众的认识水平,还实现不了,所以人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于那些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比如政治家、官员、大企业家、名人、知识分子等,监督他们不要违反“政治正确”。普通人如果不讲“政治正确”,有一些族群歧视和仇恨言论,只要不是太严重,不会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公众人物不讲“政治正确”,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政治正确”通常是一种软性约束,比如,即使是名人发表了种族歧视言论,如对黑人使用侮辱性言辞,也不一定违法(除非一些州对此有明确禁止性规定),至少在没有人追诉的情况下是如此。违反“政治正确”通常遭受的是道义谴责与舆论压力。当然,这种软性压力有时很虚弱,但有时也会很强大,不见得就比硬性的法律制裁弱,也有可能让公然发表歧视言论者声名扫地、政治生涯断送。但尽管如此,它在性质上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约束。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人把“政治正确”奉为一项必须遵守的“原则”,甚至把“政治正确”视为少数族群权益的主要保障,虽然意图也许是好的,但其实是夸大了“政治正确”作为一种软性规范的作用。因为最终,保障人人平等、享有同等权利的是明确的法治,而不是模糊的“政治正确”。
换言之,“政治正确”固然应当坚肢卖持,这能提高少数族群的尊严感,但即使是大众甚至精英普遍不讲“政治正确”,族群歧视言论流行,只要保障公民平等和权利的法治依然得到维护,没有在历闷逗法律上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就仍然算是一个有文明底线的法治社会——尽管它会让一些人觉得很没尊严、很不舒服。
那么,作为制度的“政治正确”又是怎样呢?通常,所有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等因素一律平等,享有同等权利,这是基本法治,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即使是非民主国家也会在宪法中做出这样的规定,否则会成为人类公敌。所以,这一般不会被视为“政治正确”,这是不容置疑的原则、不容突破的底线。通常所谓“政治正确”的制度,是指一些向少数族群倾斜的照顾性制度、措施,如美国一些大学给少数族裔设定的优待性的录取配额。正因为这些是明确的举措,所以是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评估和调整的,如果有人认为这些措施有违平等原则,属于优待过度,可以对其提起诉讼,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也就是说,制度性的“政治正确”如果确有一些矫枉过正之处,是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改变的。
总之,“政治正确”是一个非常含混、意义多变的词汇,它很不精确,不适于专业的讨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复杂而不是更清晰。所以,通常西方的严肃媒体、学术界极少就“政治正确”展开正儿八经的争论,因为人们无法就含义游移的概念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公共讨论应该以精确的概念为基础,否则除了增加混乱之外,毫无益处,从此意义上而言,也许中国的严肃媒体与学者少谈一些模糊的“政治正确”,多用专业的法学、社会学术语来进行精确分析,才是更好的做法。
美国“政治正确”原则一般包括不能“妄议”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和宗教问题。在这次的美国大选过程中,希拉里不止一次地就性别和种族问题对特朗普发起攻势。在9月底的首场总统辩论期间,希拉里就提醒观众注意特朗普就女性及其身体频繁发表的粗鲁言论。“他说过的最恶毒的话之一,是针对一个参加选美比赛的女性。他喜欢选美比赛,支持这类比赛,常参与其中。”希拉里慢慢展开说,“但她称这名女性是‘猪猪小姐’。后来又叫她‘家政小姐’,因为她是拉丁美洲人。”最后,希拉里提醒特朗普,“她有名字:她叫艾丽西亚·马查多”。美国VOX网站称,不仅是辩论舞台,特朗普对女性的侮辱性语言还会出现在希拉里的竞选活动广告中。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赢下大选后,该国媒体《理性》杂志对其胜选原因如是分析,观点颇具代表性,“因为他使大量民众相信,他将摧毁政治正确”。自特朗普去年宣布参选大步走上国际舞台以来,“政治不正确”几乎成为他的个人标签,性别歧视、反移民、反全球化……在外界看来,他将“政治红线”踩了个遍。这样的特朗普登上了美国总统宝座,而在此前执政和这次竞选中一直强调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的民主党倒了下来。
其实,特朗普正是利用了“政治正确”含义的模糊性来影响选民。比如,当特朗普说“我反对政治正确”时,表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他要求奥巴马、希拉里等人公开谈论“极端伊斯兰”,而不是对此语完全回避。但在其一些听众耳朵里,其意思可能是说,这要限制一些社会成员(如穆斯林、非法移民)的权利和自由。使用这一含混词汇,表面上并不违法,但起到了煽动性的效果,正合特朗普这样的民粹主义政客的胃口。在大选结果出来之前,《华盛顿邮报》就以“为何特朗普或许正在赢得一场有关政治正确的战争”为题刊文称,不少选民认为,特朗普“道出了许多美国人想说但由于认为政治不正确而不敢说的话”。
其实,政治正确的本意即吻合司法规定或符合法律与宪法。可是,引用环球网上这篇文章的标题来诠释美国所谓的变味的政治正确最恰当不过——【美国民主党倒在“政治正确”上?“道德绑架”让人难受!】如果你是生活在一个连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你也许的确没有必要过多奢谈“政治正确”,因为争取和维护基本权利,才是你的第一要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政治正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政治正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标签属性:
政治正确:政治正确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