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宗商品极有可能出现转向,但是每个商品的基本面其实还是有差别,我们怎样在这些嘈杂的信息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地缘政治与政策博弈主导短期波动
1. 能源类商品:
原油价格在OPEC+增产预期与中东局势(如红海航运风险、伊朗制裁升级)的拉锯中震荡。尽管EIA下调全球石油过剩预期(2025年从50万桶/日调至10万桶/日),但市场对俄乌停火协议和中美关税政策更为敏感,短期油价反弹受限。
关注点:地缘溢价弱化下,原油以区间震荡为主,需关注伊朗核谈判进展及美国炼油需求季节性变化。
2. 农产品与关税扰动:
国内菜粕因加征关税政策单周飙涨超9%,而美国对加拿大铝加征25%关税推升中西部铝溢价75%。政策驱动的供应链重塑成为价格波动放大器。
关注点:事件驱动型交易需快进快出,重点关注中美关税清单更新及南美天气对大豆收割的影响。
二、供需错配与库存周期切换
1. 有色金属分化:
伦铜升至五个月高点(9861.5美元/吨),受中国消费回暖及LME库存下降支撑;沪铝虽库存降至六年低位,但需求持续性存疑导致内盘普跌。锡价因刚果矿区停产出现剧烈波动,周涨幅达8.77%,但资金博弈加剧短期风险。
关注点:低库存品种(如铝、锡)具备结构性机会,但需警惕国内专项债落地节奏对实际需求的验证。
2. 黑色系与能源库存压力:
螺纹钢受地产资金到位率不足(不足50%)压制,焦煤、铁矿石弱势难改;动力煤价格弱势运行(环渤海5500大卡成交价680元/吨),反映新旧能源替代加速。
关注点:高库存品种(如螺纹钢)需规避,关注国内降准预期对基建链的潜在提振。
三、弱美元环境下的定价逻辑重塑
美元疲软虽对大宗商品整体形成支撑,但品种分化显著:
贵金属:黄金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维持强势,但短期获利了结导致价格回调至3000美元/盎司附近;白银受工业需求拖累表现弱于黄金。不排除未来大幅走熊的可能。
农产品:大豆库存下降(消费增长驱动)构成价格支撑,但小麦出口预期下滑压制市场情绪。
关注点:贵金属回调后仍具配置价值(瑞银看涨至3200美元/盎司),农产品需关注库存周期切换信号。
四、资金情绪与策略选择
投机资金活跃度提升:CTA策略在波动率放大背景下介入锡、黄金等品种,持仓量激增显示短期博弈加剧。
防御型配置兴起:高股息能源股(煤炭)和政策受益板块(电网设备/储能)成为避险选择,光伏产业链价格战风险需警惕。
五、未来30天关键观察点
1. 地缘冲突升级:伊朗核谈判进展、红海航运中断持续性;
2. 政策落地节奏:国内降准预期、美国对华关税清单更新;
3. 数据验证窗口:中国3月PMI(3月31日)、美国非农就业(4月4日);
4. 极端天气扰动:南美干旱对大豆收割、澳大利亚雨季结束对铝土矿供应影响。
本文标签属性:
石油:石油储量排名
美好:美好良辰客归来打一生肖
黄金:黄金召唤师
油价:油价下调时间
农产品:农产品打一成语
铁矿石:铁矿石价格
小麦:小麦什么时候成熟
政治:政治表现
伊朗:伊朗对美国世界杯
投资:投资回报率怎么算
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app
瑞银集团: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