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商务部长或将访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商务部长或将访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的现任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分别是谁?
美国现任副总统为乔·拜登,国务卿约翰·福布斯·克里,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
约瑟夫·罗宾内特·"乔"·拜登(Joseph Robinette"Joe"Biden,Jr)1942年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美国特拉华州的律师和政治家,美国现任副总统,前任特拉华州资深联邦参议员,拜登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雪城大学,并于1972年当选美国参议员,是美国历史上排名第五的最年轻的参议员。也是特拉华州在任时间最长的参议员(1973-2009年)。他曾于1988年和2008年两度竞选美国总统,均告失败,并于2008年和2012年两度作为奥巴马的竞选搭档。
约翰·福布斯·克里(John Forbes Kerry),美国政治家,第68任国务卿,马萨诸塞州参议员。1962年,克里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政治学,196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他毕业后即加入海军预备役,1968-1969年参加越南战争,并因此获得三枚紫心勋章。2004年7月29日获民主党提名为该党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同当时的在任总统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一职。2008年12月,克里当选为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2013年1月29日,接替希拉里出任新一任美国国务卿,这是16年来美国第一位白人男性国务卿。2013年,美国民众投票,对国务卿克里上任以来在推进美国外交方面取得的卓有成效的进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肯定,美国多家媒体将克里评价为“美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外交之星”。
为什么美联储主席基本不随美国总统出访,主要是财政部长随行呢?
本人理解,——
美联储全名是美国联邦储蓄银行,属于“公司”,它是由许多个股东构成,联储主席就是公司的董事长,严格的说是“私企老板”,根本不算政府官员,不是白宫的属僚,下属,而财政部长,却是总统正儿八经的下属,所以,总统出访,根据需要(出访的目的),再决定财政部长是否可以随行!简而言之也就是“出身不同”。
美联储的职能是:发行货币、代理国库、调节货币流通、监督私人银行和管理金融、组织票据清算等;我们所知道的美联储就是印钞票(放水),回收钞票(加息),抑制通货膨胀。实际上,美国财政部发放的“国债”,外边卖不完的,全部由美联储收购了。能够维持美联储运转的是《联邦储备法》。因为作用巨大又不可或缺,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投票同意才能上任,总统无法撤换,特朗普时期,为了让经济发展好看,给他自己执政加分,不断要求美联储主席同意降息,两个人打嘴仗,特朗普擅长的手段就是威胁,人家根本不理睬他。财政部的职能就多了去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要素几乎在财政部的掌控中。故美联储主席职能单一,财政部是大综合。
美联储主席总统无法根据自身的好恶而撤换,财政部长却可以被总统提溜来提溜去,虽然也不容易,但总统有这个权利。但本人觉得,美联储主席的重要性比不上财政部长。
中国与美国是何时建交的?
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极大地挫伤了来之不易的中美关系,也扰乱了区域稳定和国际局势。问题来了,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和美国是何时建交的?又是如何建交的?
1956年2月,通过激烈斗争后才新上台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突然发难,作了一篇长达五个多小时的“秘密报告”,瞬间就轰动了全世界。会上,他以史无前例的语气痛批了已经过世的斯大林,还大幅度整饬了所谓的个人崇拜。
赫鲁晓夫不仅切割过往的历史,而且还贸然提出了“三和主义路线”,从此改变了苏联长久以来坚持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更夸张的是,他还对资本主义路线和社会主义路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了全盘否定,呈现出“修正主义”的危险态势。
为了应对这次突发事件,伟人立即召开闭门会议专门进行讨论。同年10月,我国政府派出了以刘少奇为首的高级代表团前赴莫斯科举行双边会谈,明确表明了严重关切的态度。
面对苏联内部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斯大林相继开展的批判,甚至是过度的批判,只有中国政府没有盲从。对于斯大林,伟人进行了非常客观的评价,虽然不乏批评之意,但却反对将其一棍子打死,认为是“七分功,三分过”。
对于中国的“不合作”和“不配合”,赫鲁晓夫显然是没有想到的,甚至开始有些耿耿于怀。从此以后,他开始在很多问题上都有意刁难,希望能够迫使我国尽快追随苏联的步调。
1958年初,苏联成功研制出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需要建立一个长波电台以便于日后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经过综合考量,他们竟然将地址选在了中国的海南岛。
1958年4月,时任国防部长的马利诺夫斯基向中国提出军事合作的申请,希望中苏两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在他看来,我国当时面临着美国第七舰队的威胁,又有完成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因而一定不会拒绝。
可是,对于苏联方面的“橄榄枝”,伟人却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不会接受任何国家在自己的土地上驻军。
为了劝说中国政府转变态度,赫鲁晓夫在1958年7月31日亲自访华,当面向伟人进行游说:
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是基于中苏双方的共同利益考虑,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的第七舰队。只要联合起来,就不用再怕他们了……。
由于事关国家主权,伟人自然没有同意赫鲁晓夫的建议。于是,他垂头丧气地离开,此后再也没提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之事,双方的裂痕进一步加大了。
1959年8月底,印度的尼赫鲁政府突然派兵入侵我国的马及墩寺,蓄意挑起了中印边境冲突,史称“朗久事件”。对于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作为同盟国的苏联非但没有履行义务,反而阴阳怪气地表示了“遗憾”,变相助长了印度的嚣张气焰。
不顾中国的坚决反对,赫鲁晓夫竟然高调出访印度,还盛赞了尼赫鲁在“和平”和“裁军”方面的努力。甚至于,苏联还加大了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针对中国的用意非常明显。
1960年7月,中苏关系再现波折,赫鲁晓夫突然翻脸,不仅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研发的技术和资料,而且撕毁了343个合同和257个合作项目,而且撤走了1390名苏联专家。对此,伟人号召全国人民克服困难,提出了“自己动手,从头摸起”的口号。
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时,竟然通过决议将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并烧毁。这种“背信弃义”和“反攻倒算”之举,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感,从而引发了两国的持续论战。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在政治斗争中落败,以“自动退休”的方式被迫退出政坛。勃列日涅夫当政后,中苏关系并没有出现缓和,反而还有继续恶化的迹象。
1969年3月,苏联军队侵入我国珍宝岛,被我边防部队英勇击退,史称“珍宝岛事件”。以此为标志,两国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双方都在边界地区大幅陈兵备战。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更加重视重工业领域,更加造成了国家的畸形发展。在持续的军事扩张中,咄咄逼人之势使得美国逐渐处于了守势地位。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面对苏联的攻势,美国和中国都有缓和双方关系的迫切愿望,只差一个合适的契机。1969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委托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向我国传话,表现出缓和两国关系的愿望,双方开始进行一些接触。
1971年初,中美两国通过“乒乓外交”成功以小博大,取得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同年7月,作为尼克松的“第一智囊”,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抵达北京,双方高层实现了面对面的接触。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实现了破冰之旅,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不过,正当全世界都期待中美进一步改善关系时,意外却发生了!
随着“水门事件”被曝光,刚刚获得连任的尼克松总统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只得在1974年8月8日晚黯然辞职。之后,作为副总统的杰拉尔德· 福特宣誓成为美国的第38任总统。
在上任之初,福特就公开表示自己的对华政策不变,仍然将会继续遵循《联合公报》的原则。1975年12月1日,他还亲自访问了中国,受到了毛公和邓公两代伟人的亲切接见。
不过,并非通过民选上台的福特政府,注定只能是一个过渡者,在对华关系上始终没有太大的勇气和作为,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了停滞。1977年1月20日,卡特取代福特成为美国的第39任总统。
卡特在上台伊始,并没有把中美关系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是希望首先改善美苏关系。眼见对方态度傲慢,他这才开始致力于延续尼克松的政策,寻求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邓公正式复出后,很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万斯,表明自己支持中美关系更进一步的态度,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台湾问题”。经过艰难的多次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在正式建交扫清了障碍。
1978年12月16日,华国锋主席和卡特总统代表各自国家分别宣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称《建交公报》。双方约定,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且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底,邓公决定接受卡特的邀请出访美国,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在访美期间,他不仅与政治人物频频会谈,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亲民活动,向美国和全世界传达出中国开放和友好的姿态。
前不久,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执意窜台,已经成为中美建交43年以来的一个“分水岭”,两国关系遭到了最严峻的挑战。不过,华盛顿方面似乎仍然没有“踩刹车”的迹象,导致了进一步的跌宕起伏。@文史不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商务部长或将访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商务部长或将访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