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品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刘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三国里面历史真的有个歌妓叫刘惜惜的吗
本人孤陋寡闻,没听过
呵呵……不太可能!就连那些号称倾国倾城的美女都是作者虚拟出来的人物,更何况一歌姬? 还好你看的是洛神,如果是新三国,那个歌姬是不是该叫“高希希” 呵呵……所谓电视剧十有八九为虚构,更何况这些以历史为背景的……史料都记载不全,只有虚构……
历史的真真假假又有谁道得清呢?刘惜惜大概确有其人吧!但是《洛神赋》是属于文学作品,电视剧洛神更不可信了。
刘姬是洛阳有名的歌妓,被曹操的夫人卞氏从洛阳买到邺城,为曹操献唱。她是独一无二的刘惜惜,因为她有象黄莺一般流转个歌声,熟识音律,许多王公贵族子弟为听她唱歌不惜一掷千金。虽然她没有绝色的外貌,却有绝世的歌喉,曹操听到她的歌声烦恼尽消,所有听到她歌声的人都会如痴如醉。
可惜这位绝世的黄莺却有令人哀叹的身世和坎坷的遭遇。刘惜惜自小父母双亡,幼时被人拐卖到洛阳,被人象畜生般绑着,若再无人卖去便要斩手斩脚。所谓洛阳名歌妓的表面风光,全都是因为她那如行云流水的歌声。同样,能抓住一代奸雄曹操的心的,也是这独一无二的歌喉。上天赐给刘姬如此天籁的歌声,同时又给她一个缠绕终生的顽疾——哮喘。在当时的环境,哮喘是不治之症。
有些时候刘姬拒绝为曹操献唱,不是因为她故意吊丞相大人的胃口,故意自高身价,而是因为她想唱却不能唱。而曹操这样的奸雄,并不能容忍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自己,就算当今天子他也可以挟制,何况对方只是个小小女子,只是自己众多姬妾中的一个。他也曾多次容忍刘姬的拒绝,但是这种次数一多终于激怒了他。同时,另一个自己府中的丫鬟也可以唱出类似刘姬的歌声,况且正是在刘姬拒绝了曹操之后,曹操循声而来,帘幕揭开,见到的不是刘惜惜,而是他从不放在心上的丫鬟杜鹃。曹操听到与刘姬如此相似的歌声,况且对自己百依百顺,自然要迁怒于刘姬,——原来即使没有刘姬也一样可以,训练出来的歌姬一样可以有刘姬的歌声!
而刘姬执意不肯对曹操言明自己的顽疾,是因为她明白自己的价值在那里,一旦让府中其他人知道自己有如此致命的弱点,不但不会得到些许怜惜,反而只会招致府中上下的践踏。所以她对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能让丞相府内的人知道她的隐衷。甄宓也曾劝刘姬向丞相大人说明苦衷,但是刘姬道出了她的难处:刘姬的存在价值就是她的歌声,如果让大人知道她有这个顽疾,那么她就不再有存在价值,因为曹操不会去珍惜一件有缺陷的珍品……甄宓对刘惜惜言道,如果不说出真相,刘姬屡次拒绝为大人献唱,始终会激怒大人而招祸。刘惜惜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她宁愿选择做无可替代的刘惜惜,也总好过被曹操立即弃如敝屣。
终于,曹操再也不能忍受刘姬的拒绝,他让杜鹃与一众歌姬在刘姬面前唱出了与她类似的歌声。刘姬黯然,曹操拔剑相向,刘姬闭上眼睛迎上那寒冷的剑光,没想到听到的却是琴弦的断裂。
曹操赐刘姬失声药,逐出丞相府,以后不准她再唱歌,遣送回原籍洛阳。
刘姬派侍婢把之前甄宓所赠之琴归还,割脉自杀……
弦已断,曲难成……晚风轻拂帘幕,刘姬趴在桌上望着未完的琴谱,生命渐渐从她手中溜走。她在等待见自己的知心友甄宓最后一面。当甄宓赶到她身旁,眼前的刘姬再不是当初那个看似骄矜的孔雀,也不再是有着婉转歌喉的黄莺,她的面色是那样苍白,用颤抖的手握着笔,泪眼迷蒙,她转过身看着自己的好友,想叫她的名字,却只能叫出两声微弱的“啊,啊”……她抚摩甄宓面庞上的泪滴,落尽最后一滴泪,终于在好友怀里仙去……
窗外的晚风带着琴谱在屋内飞舞……
当初刘姬与甄宓在野外闲游之时,曾言道,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也许就可以省却不少烦恼。官宦之家的争权夺利,只会使女子沦为牺牲品。
刘惜惜能在丞相府立足,靠的是她独一无二的歌声,所以她珍惜自己的声音尤甚性命,没有了声音,她就如同废人,她宁可在留下自己黄莺的传说,也不愿意为自己辩解,更不愿意做一个苟活的废人。
也许,离开了纷繁的尘世,刘惜惜能得到自己渴望的平静吧。
其实生逢乱世,又何来选择呢?女子所求,不过是一个怜惜自己的人。刘姬名为惜惜,拿手曲目名叫《惜花》,却无人惜取她这朵乱世桃花。丞相府中人人为自己打算,也算计别人,就算得到主子的宠爱,也不能长久。刘姬有才,受丞相大人宠爱,难免招人妒忌,带给她无限荣耀的,是她完美无暇的声线,但是让她最后走上绝路的,也是因为她拥有这么动人的歌喉。
乱世桃花始终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在这些掌权的人面前一旦没有了价值,也就只能逐水飘流……
二、刘姬的介绍
获嘉长公主(?—?)刘姬,东汉人,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封获嘉长公主,公主下嫁杨邑侯将作大匠冯柱。
到此,以上就是小品对于刘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