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已超狮子王(哪吒传奇狮子)

大家好,今天小品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哪吒2已超狮子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哪吒2已超狮子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狮子王》票房完败《哪吒之魔童降世》,难道在国内市场掉价了吗?
  2. 《狮子王》全球票房狂轰93亿,完爆哪吒中国市场为何彻底掉价?

《狮子王》票房完败《哪吒之魔童降世》,难道在国内市场掉价了吗?

哪吒2已超狮子王(哪吒传奇狮子)

至于《狮子王》为何完败《哪吒之魔童年降世》,说实话,还真不是《狮子王》有多烂,《哪吒》有多么优秀。最重要的两部影片中,《哪吒》对于国人的意义不一样。

1,对于动漫这一块,以前一直国漫制作远远低于国外,这一点大家都是心中有数的。不管是剧情还是特效,远不及国外动漫。但近几年《大对归来》《大鱼海棠》《哪吒》让观众看不到不一样的东西。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两位同学,一位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很稳定,而另一位曾经是倒数排名,突然一下子上穿到了前5名,甚至前10名,试问一下,哪个更有看点?哪个更能激发起观众的热情。毋庸置疑,肯定是后面崛起的那一个。

对于《狮子王》和《哪吒》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2,从剧情上来看,《狮子王》也不是太差,《哪吒》也不是太亮眼,但是有不一样的。在没看《狮子王》之前,我们大概就能猜到核心剧情,无非是辛巴由弱到强的成长史。但《哪吒》呢?真不一样,在观众心目中,有着经典的神话故事作为背景,但如果继续按照原本故事核心继续进行改编,观众势必不会买账。好就好在,大面积改编,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没变,剧情,形象全部换血。这样给观众就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了,再加上特效也不差,一下子勾住观众眼球了。再加上观众对于国漫的情怀,自然能够完胜《狮子王》

个人观点,谢谢

1、《狮子王》说到底是国外经典,国外作品,国际市场上确实有很大的反响,但到了中国,毕竟碰上的对手是《哪吒》!从《封神榜》到《西游记》,从动画到影视作品,哪吒这个题材在国内都有着相当多的受众。

2、再说说所谓的情怀,《狮子王》的情怀有太大的年龄局限性,你问现在的95后、00后,这些孩子大多数根本不懂什么是狮子王,换句话说,狮子王的成名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了,真要是情怀也是那些80后、79后的情怀,而现在都三四十岁的人,为了小时候的动画片情怀去专门看一部电影,而且剧情都烂透的电影,概率很小!

3、《狮子王》在情节上早就没有什么新意了,成熟的成年人很少愿意掏钱,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啥叫狮子王。而且这部电影,情侣看没有刺激点,兄弟看有点幼稚,也就是带孩子看才是最大的倾向。小孩子看自然是选《哪吒》,而且娜扎的剧情也是全新的。

4、最后再一点,就是《哪吒》的营销宣传,各种媒体水军的炒作,尤其是前期票房的突破,很多人看哪吒并不是一上映就去看的,而是看到这么变态的票房成绩,震惊之余带着好奇心去看的,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票房能卖这么好,而且还是动画片!我去看哪吒,就是这个原因,对剧情并没有太大期待,纯粹好奇:啥动画片票房卖这么高!

《狮子王》国内票房低于《哪吒》,说前者在国内市场“掉价”的用词不太准确,应该说《狮子王》在国内市场输在了“本地化”程度不及《哪吒》。

《狮子王》的主题是好莱坞式普世价值观

《狮子王》的故事內核,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充满了西方文化下的伦理思维,同时《哈姆雷特》早已是西方文学创作的范本,《狮子王》提取基本的故事架构,再加上现代人对大自然的环保思维,放到世界范围内,即便在不同文化差异下都没有理解上的障碍。

世界通用的故事和文化内核,在中国范围内肯定不及《哪吒》的本地化程度,也注定了《狮子王》虽然是影史经典,但无法像《哪吒》一样在国内引发观影热潮。

《哪吒》国内的热映,是中国文化再创作的胜利

哪吒是纯正的中国文化题材,无论是从小听的神话故事,还是70 80一代人成长记忆的动画《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在中国已经有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这次《哪吒》不止完美呈现中国文化精髓,在此基础上的再创作也更符合新一代观众的口味。

因此在“本地化”这件事上,《哪吒》有《狮子王》无法企及的天然优势,在国内市场表现比《狮子王》更好,实属情理之中。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随手点个赞吧^0^!

欢迎关注【电影弹力喵】头条号,弹出观影新视角!

《狮子王》全球票房狂轰93亿,完爆哪吒中国市场为何彻底掉价?

个人觉得《狮子王》在国内市场并没有所谓的“彻底掉价”。我们来看其地区票房表现:截止至8月18日,《狮子王》全球票房是14.35亿美金,其中北美大本营票房是4.96亿美金、非北美地区票房是9.39亿美金。

这9.39亿美金含了国内的8.28亿人民币,折算成美金是1.16亿,国内这个成绩坐稳了北美大本营外海外地区票房第一,海外票房贡献排名第二的是英国的7384.7万美金。

可以看到,《狮子王》国内票房贡献度还是相当给力的,但为什么在国内还会给人有“掉价”的感觉呢?

原因就在于同档期(暑期档)、同动画属性的国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太火了,按照《哪吒》票房落点46亿算,比《狮子王》足足多了五倍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种对比落差就是《狮子王》给人掉价印象的原因。

如此,我们要问:为什么《哪吒》在国内能以五倍多票房体量降维打击《狮子王》,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内容先行>技术先行。

《狮子王》背后的出品方迪士尼是真人动画领域的佼佼者,单就今年,其在国内上映的真人动画就有三部-《狮子王》、《阿拉丁》、《小飞象》,这还不包括今年10月份在北美上映、同时很大可能引进内地的《沉睡魔咒2》。

真人动画涉及到的特效层面的技术较多,这方面,迪士尼敢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第一,但我们翻看这些真人动画,其内容性几乎与中国无关,中国观众对于真人动画的受惊艳程度,已经由2016年《奇幻森林》的“惊吓”变为现在的平淡,而真人动画内容性受影响的另一大要素就是“原版改编”,这种改编很难给影片内容带来突破创新性。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17年上映的《美女与野兽》,其全球票房高达12.63亿美金,但对“歌舞题材”不感冒的国内票房仅仅是5.9亿人民币。

如此可以看出,无论你技术多好,在内容层面如果没有“地气性”,很难在国内取得爆炸性的票房表现(从这个角度看,迪士尼拍真人版《花木兰》对比其他影片有较大几率在国内取得高票房成绩)。

而《哪吒》对比《狮子王》却是反过来的,国内电影工业的相对落后决定了国产动画不可能跟好莱坞动画去比拼技术,国产动画的优势在于植根于中国,它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审美与国人爱好。

《哪吒》做的极致的地方就是在中国传统神话大胆突破的基础上,接满了地气-关于亲情和友情、关于内心孤独渴望被人认同、关于家庭后天教育、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些综合起来就能让影片极容易穿透观众的情绪,从而带动影片口碑发酵,进而带动观影人群的扩散。

因此,《哪吒》票房能对《狮子王》实施降维打击也就情理之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品质对于哪吒2已超狮子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哪吒2已超狮子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患癌公公催生儿媳(患癌公公催生儿媳视频)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