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粮食价格会走高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耕备耕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春耕备耕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1、中国受疫情影响,外国受蝗虫影响,今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会走高吗?
- 2、2020年传统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 1、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的?
- 2、现在农村年轻人二十来岁就有相亲结婚的,大家觉得早吗?
- 3、作为文学艺术不同的声音,方方日记还有哪些价值?
- 4、秋分到了,秋分“分”的是什么呢?有哪些老习俗不能忘?
- 5、一个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 6、樊迟问孔子如何种庄稼,子曰“吾不如老农",斥樊为小人。孔子错了吗?
1、中国受疫情影响,外国受蝗虫影响,今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会走高吗?
大家好!我是长江老农。多谢邀请回答。刚刚从央视《新闻联播》上获悉,今年粮食最低保护价仍然保持平稳不会上涨,也不会下降。 今年疫情和外国蝗虫,对中国的农业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因为春耕生长刚刚开始,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丝毫没有影响。因此今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仍然以平稳为主。
首先,冠状病毒是动物病毒,不是植物病毒,对植物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此也不会对农业和粮食生产产生任何影响。目前我们当地农民已经下地干活了,正在进行春耕备耕与田间管理工作,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午季小麦和油菜不会出现减产, 而水稻、玉米、大豆还没有种植,更不会没有什么影响。 国内粮食库存充足,小麦库存在1.3万亿吨以上,水稻仍然库存1万亿吨以上, 2019年我国玉米总产量 2.522亿吨。 粮食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宽松,不会出现涨价的。疫情防控,可能对农民工的收入有一定影响,因为,农民工至今还宅在家里,农村的餐饮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品交易有一定损失,农村除农业种植和养殖之外,其他行业还没有复工和开张营业。因此,影响不到下半年的粮食价格行情走势。
至于印巴蝗虫灾害,目前只在印巴境内危害,进入我国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没有迁徙途径。对我国粮食生产没有半点危害。印度、巴基斯坦很快进入雨季了,蝗虫在印巴也危害不到几天了。相信印巴人民很快取得战蝗灾的最后胜利。再说,印度、巴基斯坦只能种旱地作物,可耕种面积也小,我们又不依赖从印度大量进口,印度也是人口大国,但主食与中国不同,中国人需要大米和面粉,而印度吃洋葱肉类和蔬菜。因此,印度缺粮,不会拉动世界粮价上涨,也不会使世界粮食供应紧张。2020年全球大米产量预计略减0.16%,达4.98亿吨。2019年结余1055万吨,2020年大米需求量4.94亿吨,过剩457万吨。到2020年期末库存继续提高2.6%。库存消费比36%,比上一年度提高0.5个百分点。2019年至2020年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13%。达到11.09亿吨,年度需求量11.27亿吨,存在缺口1800万吨。到2020年度末库存下降5.83%,达到3.01亿吨,库存比26.7%。2019年到2020年度,小麦预计增加4.65%,达到7.65亿吨,当年过剩量1165万吨,2019年剩余521万吨。,本年度小麦过剩量将提高4.19%。小麦库存达2.9亿吨,库存消费比38.4%,比上一年度提高0.7个百分点。因此,印巴蝗灾不会给世界粮食带来危机,也不会给中国粮食市场带来冲击, 2020年,我国粮食价格仍然保持平稳。
2020年下半年,我国粮食价格不可能出现非理性波动,粮食价格仍然以平稳为主,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小幅的波动。农民在种植上, 采用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向规模要效益,向产量要效益,而不要在价格上纠结。今年价格行情可能与去年的粮食价格水平差不多,不会出现大涨。
2、2020年传统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传播正改变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马云曾经说过:“任何一次技术革命50年,前20年一定是技术公司的事情,后面30年一定是技术的应用。”这样,给我们带来两个红利:一是技术本身的红利;二是技术应用的红利。纯互联网的技术红利已经结束,未来30年,将是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大时代。
传统家居企业只有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吸收现代化的养分,主动拥抱互联网,并将互联网价值最大化,才能在技术应用红利的大潮中实现突破。让我们根据一个典型案例来看一下,新时代下的传统家居是如何拥抱互联网的。
尚品宅配
一、定位策略
国内领先的C2B定制模式的家居电商平台,于2017年上市。
二、营销策略
尚品宅配建立了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力的C2B商业模式。
1、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的?
我爷爷今年85岁他告诉我,在以前六七十年代的三伏天他们根本不用吹风扇,也不用空调,只需要一把扇子就能度过整个夏天,同时还有一个神器可以保证菜不会变味,更能享受到冰镇的效果。
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少,可以说很多人都没有体会过六七十年代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风扇的日子,当然那个时候相对来说也没有这么热,但是夏天也依然是非常热,这个时候他们是如何度过的呢?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专门去问了我爷爷,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电,没有风扇中度过的呢。
我爷爷告诉我其实那个时候并没有这么多讲究,人们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除了中午不外出做事之外,一般其他时间都是在外面做事,这个时候自然就忘记了火热了。
还有一些会选择打赤博或者说放一条面巾放在自己的身上,一来是可以减少炎热度,二来是可以用来擦汗。
2、现在农村年轻人二十来岁就有相亲结婚的,大家觉得早吗?
大家好我是静静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
说起农村结婚这件事,除了说彩礼越来越高这个现象外,还有个现象就是结婚年龄早的问题。凡是没有上大学的孩子,到了21、22这个年龄,就开始张罗结婚了。像我们这里甚至有十八九就结婚的,你看着还是个姑娘,走近一看后边还跟着个小孩子,人家已经成家并且是孩子的妈妈了。
为什么农村青年都早早就结婚了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以前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大多读书少,早早就辍学踏入社会了。本人80后,我们那会儿好多人初中都没毕业就辍学了。踏入社会后,年少的他们非常单纯,接触到心仪的异性就选择结婚了,而对方的物质条件,家庭背景这些很少考虑。
2. 农村的经济条件普遍不是太好,大家都认为越早结婚越好,否则以后拖的年龄大了就不好找了,所以有儿子的人家早早就开始为儿子物色合适的对象。年少的他们其实不想太早结婚,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听从大人的安排。
3、作为文学艺术不同的声音,方方日记还有哪些价值?
方方文章勿庸置疑具有巨大的文史价值,最起码她让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全民抗疫的人和事,提醒人们接受教训,以利我们将来不犯错误的警钟。
方方日记本身是可耻的,方方日记起到的作用却是伟大的。
方方日记是可耻的,在于一个体制内的前省作协主席在国家和人民遇到重大灾难时不但不配合政府,帮助人民共赴国难。反而迎合西方反华舆论基调用所谓西方友人提供的虚假素材炮制武汉日记,并于境外发表,把屎盆子往国家和人民头上扣。正所谓乘你病要你命,可耻可恨。
方方日记起到的作用是伟大的,在于方方日记让人民看清了部分西化文人的水平低下,三观扭曲,素质恶劣。反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护国情绪,赞叹中国在治理新冠的以人为本和大国担当。鄙视部分西方国家的资本至上,本国至上,视人命于草芥。更暴露了方方朋友圈的媚外辱国思维,进一步让人民对部分公知的无知无良深恶痛绝。所以方方日记的暴露客观上给反华势力多年经营的文化纵队以沉重打击。
4、秋分到了,秋分“分”的是什么呢?有哪些老习俗不能忘?
分的是昼夜时间的长短!
秋分到了,秋分的“分”一是平分秋季,二是昼夜均分。
秋分时节古人有很多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葵,送秋牛,放风筝做面雀等等,有些风俗很多地方至今依然延续着。
秋分的“分”一是平分秋季,二是昼夜均分。
秋分时节古人有很多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葵,送秋牛,放风筝做面雀等等,有些风俗很多地方至今依然延续着。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
分,平分秋天,将秋季一分为二,前后各一个半月;平分昼夜,白天黑夜一样长。
习俗嘛,我就不知道了,欢迎大家评论,我学习学习[呲牙][呲牙]
今日秋分,“饮一酒,吃两食,做三事”,老传统再忙也别忘了
今天9点3分31秒将正式迎来今年的“秋分”节气的交节时间,此时,太阳正好直射赤道,地球正好到达太阳黄经180度。过了秋分,北方地区白天越来越短,晚上越来越长,温度也将越来越低。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也是农历,但二十四节气不是阴历。为什么可以说是农历而不是阴历呢?因为,阴历是看月亮来纪时的,不能反应四季的变化,而农历是即看太阳又看月亮,是阴阳合历,能够反应四季变化。
二十四节气就是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为了二十四等份,等分点就是用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来表示的。并且,规定在二十四节气中,一年的开始,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人们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不误农时。所以,二十四节气就是为服务于人们农耕而设立的,在立春到大寒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即使过了几千年,我们现在还是要应用古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
5、一个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在新疆驻村第三年了,有牺牲也有收获,亏欠家人,照顾不上家人。来村的时候儿子两岁,现在马上五岁了,我还在村里。答案里那么多负能量,你们把没驻过村的人都吓跑了。
先说生活,我们工作队有6个人,自己做饭,自己买菜,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大家一定要团结,否则工作干不好,连饭都吃不到一起,不能太计较干活多少,花钱多少,太计较的人注定不能愉快的跟大家相处。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上下班的概念,24小时在村里,每个季度有12天休假,但不能连休,一次只能连休4天,休假必须写假条乡镇批准才能休。
2018年的时候特别忙,觉睡不够,吃饭都得快速吃,有时候没时间做饭就出去吃,各种报表,档案一大堆,打印机没闲过,A4纸整箱整箱用车拉来用……还要面对百姓的各种矛盾纠纷诉求,要组织村民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应对各种检查,值班要求特别严,问责处理干部家常便饭。还有更苦的,冬天零下20多度,半夜4、5点起床踩着二三十厘米厚的雪前进,没有路,鞋里面灌满了雪。夏天也有暴晒的时候,满头大汗装备不能脱,不要问我们去干什么。还有一些工作没法说也不能说。今年基层减负没有那么忙了。
6、樊迟问孔子如何种庄稼,子曰“吾不如老农",斥樊为小人。孔子错了吗?
这个应该是角度不同引发的争议吧。
樊迟在《论语》的记载中是个好学生。当时的大环境是各国争乱不休,战事不断。百姓缺衣少食的。
于是樊迟想办个农业大学,解决当务之急的吃饭问题。
而孔子的哲学则是先治理时政,国家安定了,民众也就安居乐业了,那么吃饭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孔子当时骂樊迟“小人”,可能是嫌樊迟格局太小,没有站在政治思想的高度来看问题,本末倒置了。
毕竟,就算樊迟粮食、蔬菜种得再好,如果不能解决礼坏乐崩的乱世时局,没办法种地。
不过这倒是孔子的可爱之处,圣人慌了神的时候,也会乱七八糟地胡说一通。
就像子路责问孔子不该见南子夫人时。孔子一时气极了,不也堵咒发誓地:“天厌之,天厌之。”地乱喊一通。这样的孔子更可爱。
学而优则士。士而不种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种地的只管种地,仕则管人。
我认为,孔子所做的没有错,错的是后人的解读歪曲了孔子的意图。因而,我们有必要拨乱反正,还原孔子本意。下面,我分四步来加以阐述。
那一天,大概是在孔子杏坛授课后,学生樊迟向老师孔子请教。樊迟所提问题不是种庄稼方面的,就是园艺方面的,而且问个没完。孔子直言作答,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听得出来,孔子是有情绪的,而且对樊迟做法不以为然。待到樊迟走出门后,孔子长叹一声:“小人哉,樊迟也!”
这个倒装句中,饱含着对樊迟的失望和不满,因为孔子觉得樊迟给自己定位太低,辜负了老师殷切的希望和社会的重托,太不争气了。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小人”一词是不含贬义的中性词,意为“没有文化的平民百姓”。此处也暗含着对立面“君子”:孔子办学,目标是为天下培养君子,而不是小人;孔子传授修齐治平的本领,而非农业生产技术;若学种庄稼,那是投错了师门。孔子的下文是,像樊迟这样的学生,应该成为君子,辅佐治国者推崇礼仪,讲求信用,把国家治理好,岂可苟顺个人偏好,放弃应尽义务呢!那样的话,真是大材小用,自暴自弃了。孔子如此动气,正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之深,责之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耕备耕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耕备耕忙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